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
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
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
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
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
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
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
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
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
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
即俗所谓石鼻寨也,
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
宝鸡火作,
相去三十里,
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
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
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
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
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
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
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
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
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
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
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
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
县有董卓城,
其城象长安,
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
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
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
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
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
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
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
相传云,
军行鸣鼓角过山下,
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
以今岁旱,
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
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
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
以近山地美,
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
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
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
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
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
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
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
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
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
有殿。
)邂逅逢佳士,
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
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
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
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
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
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
循终南而西,
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
)尹生犹有宅,
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
登仙往事悠。
驭风归汗漫,
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
瑶琴系马鞦。
不辞山寺远,
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
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
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
)警蒙密,
登坡费挽搂。
乱峰攙似槊,
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
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
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
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
洗耳叹无由。
(是日游崇圣观,
俗所谓楼观也,
乃尹喜旧宅,
山脚有授经台尚在。
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
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
抱琴见送至寺,
作《鹿鸣》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观,
观后上小山,
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
南入黑水谷,
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
倚峻峰,
面清溪,
树林深翠,
怪石不可胜数。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
不得其底,
以瓦砾投之,
翔扬徐下,
食顷乃不见,
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兴寺,
寺中有玉女洞,
洞中有飞泉甚甘,
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
又明日乃至府。
)忽忆寻蟆培,
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
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旁饮,
无人自献酬。
(昔与子由游虾蟆培,
方冬,
洞中温温如二三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轼·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宋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宋
明月如霜,
好风如水,
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
圆荷泻露,
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
铿然一叶,
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
重寻无处,
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
山中归路,
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
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
何曾梦觉,
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
黄楼夜景,
为余浩叹。
苏轼·宋
落日绣帘卷,
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
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
欹枕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
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
都镜净,
倒碧峰。
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