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上秋风,
记去年袅袅,
曾到吾庐。
山河举目虽异,
风景非殊。
功成者去,
觉团扇、便与人疏。
吹不断,
斜阳依旧,
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
甚风流章句,
解拟相如。
只今木落江冷,
眇眇愁余。
故人书报,
莫因循、忘却莼鲈。
谁念我,
新凉灯火,
一编太史公书。
①作于绍兴任上。秋风亭:在绍兴境内。据张鎡《汉宫春》和韵词序,知亭为稼轩创建,并以此词寄友人张鎡。按:题曰“观雨”,但词紧扣秋风着笔,并不关涉秋雨,而上篇题曰“怀古”,却从秋雨切入,因疑两者混淆。 全词紧扣“秋风”落笔,浮想联翩而自抒怀抱。“亭上秋风”,起笔擒题。以下层层铺叙,笔笔联想,间寓家国之叹、古今兴亡之慨以及个人身世之感。结韵沉郁深厚,秋夜研读《史记》,鉴历代兴亡而忧虑国事,说明词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去年:稼轩今年出山任绍兴知府,去年仍在家闲居,故有此语。袅袅:形容微风吹拂貌。《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
③“山河”两句:谓会稽与瓢泉山河虽异,但秋景却无二致。此暗用东晋南渡士大夫新亭对泣事,以喻南宋偏安江左。参见前《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注③。
④“功成”两句:秋来夏去,功成自退,犹如一到秋天,人便自然与夏扇疏远。功成者去:《战国策·秦策》记蔡泽对应侯语:“四时之序,成功者去。”意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按序运行,每一季节在完成各自的使命后,便自动离去。辛词即用此意。人疏团扇:《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班诗借喻男方喜新厌旧,爱不专一。本词则借寓身世之感。团扇:圆形的扇子。
⑤“吹不断”两句:秋风微拂,夕阳依旧,但大禹的遗迹已茫茫难觅。禹迹:大禹的遗迹。禹,传说中的夏后氏部落长,创建夏王朝,曾以治水有方而名扬天下。相传他曾到越地苗山,并将苗山易名会稽。又说他死在会稽。北宋太祖乾德年间,于会稽山上立禹庙,设专户岁供祭扫。
⑥“千古”三句:谓汉武帝的词章文采斐然,足与司马相如的名赋比美。茂陵词:指汉武帝的《秋风辞》。辞中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这里指武帝本人。甚:真。风流:文采美,韵味浓。解拟:能比拟。相如: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
⑦“只今”两句:言如今又值叶落江冷的清秋时节,但古人不见,使我愁苦不堪。眇眇(miǎo秒)愁余:《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眇眇:远望貌。愁余:使我愁苦。
⑧“故人”两句:故人来信,言秋风已起,劝我早归以领略家乡风味。书报:来信说。因循:拖延,延误。莼(chún淳)鲈:用张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鲈鱼,而弃官南归事。参见前《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注⑤。此指返瓢泉归隐。
⑨《太史公书》:指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曾任太史令,故称太史公。
辛弃疾·宋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辛弃疾·宋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宋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衮衮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