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贞元岁,
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
心事一言知。
[贞元中,
与微之同登科第,
俱授秘书省校书
郎,
始相识也。
]
肺腑都无隔,
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
闲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
言通药石规。
交贤方汲汲,
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
无杯不共持。
秋风拂琴匣,
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
幽寻皇子陂。
唐昌玉蕊会,
崇敬牡丹期。
[唐昌观玉蕊,
崇敬寺牡丹,
花时多与微之有
期。
]
笑劝迂辛酒,
闲吟短李诗。
[辛大丘度,
性迂嗜酒;李二十绅,
形短能诗。
故当时有迂辛短李之号。
]
儒风爱敦质,
佛理尚玄师。
[刘三十二敦质,
雅有儒风;庾七玄师,
谈佛
理有可赏者。
]
度日曾无闷,
通宵靡不为。
双声联律句,
八面对宫棋。
[双声联句,
八面宫棋,
皆当时事。
]
往往游三省,
腾腾出九逵。
寒销直城路,
春到曲江池。
树暖枝条弱,
山晴彩翠奇。
峰攒石绿点,
柳宛曲尘丝。
岸草烟铺地,
园花雪压枝。
早光红照耀,
新溜碧逶迤。
幄幕侵堤布,
盘筵占地施。
征伶皆绝艺,
选伎悉名姬。
铅粉凝春态,
金钿耀水嬉。
风流夸堕髻,
时世斗啼眉。
[贞元末,
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
]
密坐随欢促,
华樽逐胜移。
香飘歌袂动,
翠落衫钗遗。
筹插红螺碗,
觥飞白玉卮。
打嫌调笑易,
饮讶卷波迟。
[抛打曲有《调笑令》,
饮酒曲有《卷白波》。
]
残席喧哗散,
归鞍酩酊骑。
酡颜乌帽侧,
醉袖玉鞭垂。
紫陌传钟鼓,
红尘塞路歧。
几时曾暂别?
何处不相随?
茌苒星霜换,
回还节候催。
两衙多请假,
三考欲成资。
运启千年圣,
天成万物宜。
皆当少壮日,
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
云霄窃暗窥。
攻文朝矻矻,
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
毫锋锐若锥。
[时与微之结集策略之目,
其数至百十。
]
[时与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
携以就试,
相顾
辄笑,
目为毫锥。
]
繁张获鸟网,
坚守钓鱼坻。
[谓自冬至夏,
频改试期,
竟与微之坚持制试也。
]
并受夔龙荐,
齐陈晁董词。
万言经济略,
三策太平基。
中第争无敌,
专场战不疲。
辅车排胜阵,
掎角搴降旗。
[并谓同铺席、共笔砚。
]
双阙纷容卫,
千僚俨等衰。
[谓制举人欲唱第之时也。
]
恩随紫泥降,
名向白麻披。
既在高科选,
还从好爵縻。
东垣君谏诤,
西邑我驱驰。
[元和元年同登制科,
微之拜拾遗,
予授周至尉。
]
在喜登乌府,
多惭侍赤墀。
[四年,
微之复拜监察,
予为拾遗、学士也。
]
官班分内外,
游处遂参差。
每列鹓鸾序,
偏瞻獬豸姿。
简威霜凛冽,
衣彩绣葳蕤。
正色摧强御,
刚肠嫉喔咿。
常憎持禄位,
不拟保妻儿。
养勇期除恶,
输忠在灭私。
下鞲惊燕雀,
当道慑狐狸。
南国人无怨,
东台吏不欺。
[微之使东川,
奏冤八十余家,
诏从而平
之,
因分司东都。
]
理冤多定国,
切谏甚辛毗。
造次行于是,
平生志在兹。
道将心共直,
言与行兼危。
水暗波翻覆,
山藏路险巇。
未为明主识,
已被幸臣疑。
木秀遭风折,
兰芳遇霰萎。
千钧势易压,
一柱力难支。
腾口因成痏,
吹毛遂得疵。
忧来吟贝锦,
谪去咏江蓠。
邂逅尘中遇,
殷勤马上辞。
贾生离魏阙,
王粲向荆夷。
水过清源寺,
山经绮季祠。
心摇汉皋佩,
泪堕岘山碑。
[并途中所经历者也。
]
驿路缘云际,
城楼枕水湄。
思乡多绕泽,
望阙独登陴。
林晚青萧索,
江平绿渺弥。
野秋鸣蟋蟀,
沙冷聚鸬鹚。
官舍黄茅屋,
人家苦竹篱。
白醪充夜酌,
红粟备晨炊。
寡鹤摧风翮,
鳏鱼失水鳍。
暗雏啼渴旦,
凉叶堕相思。
[此四句兼含微之鳏居之思。
]
一点寒灯灭,
三声晓角吹。
蓝衫经雨故,
骢马卧霜羸。
念涸谁濡沫?
嫌醒自啜醴。
耳垂无伯乐,
舌在有张仪。
负气冲星剑,
倾心向日葵。
金言自销铄,
玉性肯磷缁?
伸屈须看蠖,
穷通莫问龟。
定知身是患,
当用道为医。
想子今如彼,
嗟予独在斯。
无憀当岁杪,
有梦到天涯。
坐阻连襟带,
行乖接履綦。
润销衣上雾,
香散室中芝。
念远缘迁贬,
惊时为别离。
素书三往复,
明月七盈亏。
[自与微之别经七月,
三度得书。
]
旧里非难到,
余欢不可追。
树依兴善老,
草傍静安衰。
[微之宅在静安坊西,
近兴善寺。
]
前事思如昨,
中怀写向谁?
北村寻古柏,
南宅访辛夷。
[开元观西北院,
即隋时龙村佛堂,
有古柏一
株,
至今存焉。
微之宅中有辛夷两树,
常与
微之游息其下。
]
此日空搔首,
何人共解颐?
病多知夜永,
年长觉秋悲。
不饮长如醉,
加餐亦似饥。
狂吟一千字,
因使寄微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居易·唐
我有所念人,
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
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
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
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
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
前心安可忘?
白居易·唐
夜来秋雨后,
秋气飒然新。
团扇先辞手,
生衣不着身。
更添砧引思,
难与簟相亲。
此境谁偏觉,
贫闲老瘦人。
白居易·唐
漠漠秋云起,
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
无点亦无声。
白居易·唐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白居易·唐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庐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唐
凉冷三秋夜,
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
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
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
霜叶满阶红。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