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有阳城驿,
名同阳道州。
阳公没已久,
感我泪交流。
昔公孝父母,
行与曾闵俦。
既孤善兄弟,
兄弟和且柔。
一夕不相见,
若怀三岁忧。
遂誓不婚娶,
没齿同衾裯。
妹夫死他县,
遗骨无人收。
公令季弟往,
公与仲弟留。
相别竟不得,
三人同远游。
共负他乡骨,
归来藏故丘。
栖迟居夏邑,
邑人无苟偷。
里中竞长短,
来问劣与优。
官刑一朝耻,
公短终身羞。
公亦不遗布,
人自不盗牛。
问公何能尔,
忠信先自修。
发言当道理,
不顾党与雠。
声香渐翕习,
冠盖若云浮。
少者从公学,
老者从公游。
往来相告报,
县尹与公侯。
名落公卿口,
涌如波荐舟。
天子得闻之,
书下再三求。
书中愿一见,
不异旱地虬。
何以持为聘,
束帛藉琳球。
何以持为御,
驷马驾安輈。
公方伯夷操,
事殷不事周。
我实唐士庶,
食唐之田畴。
我闻天子忆,
安敢专自由。
来为谏大夫,
朝夕侍冕旒。
希夷惇薄俗,
密勿献良筹。
神医不言术,
人瘼曾暗瘳。
月请谏官俸,
诸弟相对谋。
皆曰亲戚外,
酒散目前愁。
公云不有尔,
安得此嘉猷。
施馀尽酤酒,
客来相献酬。
日旰不谋食,
春深仍弊裘。
人心良戚戚,
我乐独由由。
贞元岁云暮,
朝有曲如钩。
风波势奔蹙,
日月光绸缪。
齿牙属为猾,
禾黍暗生蟊。
岂无司言者,
肉食吞其喉。
岂无司搏者,
利柄扼其鞲。
鼻复势气塞,
不得辩薰莸。
公虽未显谏,
惴惴如患瘤。
飞章八九上,
皆若珠暗投。
炎炎日将炽,
积燎无人抽。
公乃帅其属,
决谏同报仇。
延英殿门外,
叩阁仍叩头。
且曰事不止,
臣谏誓不休。
上知不可遏,
命以美语酬。
降官司成署,
俾之为赘疣。
奸心不快活,
击刺砺戈矛。
终为道州去,
天道竟悠悠。
遂令不言者,
反以言为訧。
喉舌坐成木,
鹰鹯化为鸠。
避权如避虎,
冠豸如冠猴。
平生附我者,
诗人称好逑。
私来一执手,
恐若坠诸沟。
送我不出户,
决我不回眸。
唯有太学生,
各具粮与糇。
咸言公去矣,
我亦去荒陬。
公与诸生别,
步步驻行驺。
有生不可诀,
行行过闽瓯。
为师得如此,
得为贤者不。
道州闻公来,
鼓舞歌且讴。
昔公居夏邑,
狎人如狎鸥。
况自为刺史,
岂复援鼓桴。
滋章一时罢,
教化天下遒。
炎瘴不得老,
英华忽已秋。
有鸟哭杨震,
无儿悲邓攸。
唯余门弟子,
列树松与楸。
今来过此驿,
若吊汨罗洲。
祠曹讳羊祜,
此驿何不侔。
我愿避公讳,
名为避贤邮。
此名有深意,
蔽贤天所尤。
吾闻玄元教,
日月冥九幽。
幽阴蔽翳者,
永为幽翳囚。
元稹·唐
向来鹰祭鸟,
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
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
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
容调膝上琴。
元稹·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唐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唐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元稹·唐
自爱残妆晓镜中,
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
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
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
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
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
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
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
可怜和叶度残春。
元稹·唐
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
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事,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