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二日,
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馆,
有馆名芳溪。
荒邮屋舍坏,
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
肌体顾若刲。
气填暮不食,
早早掩窦圭。
阴寒筋骨病,
夜久灯火低。
忽然寝成梦,
宛见颜如珪。
似叹久离别,
嗟嗟复凄凄。
问我何病痛,
又叹何栖栖。
答云痰滞久,
与世复相暌。
重云痰小疾,
良药固易挤。
前时奉橘丸,
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疗,
岂独头有风。
殷勤平生事,
款曲无不终。
悲欢两相极,
以是半日中。
言罢相与行,
行行古城里。
同行复一人,
不识谁氏子。
逡巡急吏来,
呼唤愿且止。
驰至相君前,
再拜复再起。
启云吏有奉,
奉命传所旨。
事有大惊忙,
非君不能理。
答云久就闲,
不愿见劳使。
多谢致勤勤,
未敢相唯唯。
我因前献言,
此事愚可料。
乱热由静消,
理繁在知要。
君如冬月阳,
奔走不必召。
君如铜镜明,
万物自可照。
愿君许苍生,
勿复高体调。
相君不我言,
顾我再三笑。
行行及城户,
黯黯馀日晖。
相君不我言,
命我从此归。
不省别时语,
但省涕淋漓。
觉来身体汗,
坐卧心骨悲。
闪闪灯背壁,
胶胶鸡去埘。
倦童颠倒寝,
我泪纵横垂。
泪垂啼不止,
不止啼且声。
啼声觉僮仆,
僮仆撩乱惊。
问我何所苦,
问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语,
惨惨即路岐。
前经新政县,
今夕复明辰。
置置满心气,
不得说向人。
奇哉赵明府,
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来僧,
住此月与旬。
自言辨贵骨,
谓若识天真。
谈游费閟景,
何不与逡巡。
僧来为予语,
语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
裴相未相时。
读书灵山寺,
住处接园篱。
指言他日贵,
晷刻似不移。
我闻僧此语,
不觉泪歔欷。
因言前夕梦,
无人一相谓。
无乃裴相君,
念我胸中气。
遣师及此言,
使我尽前事。
僧云彼何亲,
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
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
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
好直者皆是。
唯我与白生,
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
生小异乡里。
拔我尘土中,
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
深分从此始。
吹嘘莫我先,
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
终年不曾履。
相门多众流,
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
不动井中水。
前时予掾荆,
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
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
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
无人一言理。
为师陈苦言,
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
师听此男子。
元稹·唐
向来鹰祭鸟,
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
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
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
容调膝上琴。
元稹·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唐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唐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元稹·唐
自爱残妆晓镜中,
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
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
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
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
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
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
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
可怜和叶度残春。
元稹·唐
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
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事,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