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京城南,
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过,
不顾车击毂。
时有江南生,
能使多士服。
同侪畏锋锐,
兄弟更驰逐。
文成剧翻水,
赋罢有余烛。
连收领底髭,
未耗髀中肉。
飞腾困中路,
黾勉啄场粟。
归来九江上,
家有十亩竹。
一官粗包裹,
万卷中自足。
还如白司马,
日听杜鹃哭。
我来万里外,
命与江波触。
罪重惭故人,
囊空仰微禄。
已为达士笑,
尚谓愚者福。
米盐日草草,
奔走常碌碌。
尺书慰贫病,
佳句烂圭玉。
多难畏人知,
胡为强题目。
徂年慕桑梓,
归念寄鸿鹄。
但愿洗余愆,
躬耕江一曲。
共居天地间,
大类一间屋。
推排出高下,
何异车转毂。
死生本昼夜,
祸福固倚伏。
谁令尘垢昏,
浪与纷华逐。
譬如薪中火,
外照不自烛。
感君探至道,
劝我减粱肉。
虚心有遗味,
实腹不须粟。
芬敷谢桃杏,
清劲比松竹。
息微知气定,
睡少验神足。
胡为嗜一饱,
坐使百神哭。
要知丹砂异,
不受腥腐触。
可怜山林姿,
自缚斗升禄。
君看出世士,
肯屑世间福。
宁従市井游,
与众同碌碌。
不愿束冠裳,
腰金佩鸣玉。
斯人今何在,
未易识凡目。
恐在庐山中,
飞翔逐黄鹄。
试用物色寻,
应歌紫芝曲。
百病侵形骸,
渐老同破屋。
中有一寸空,
能用辐与毂。
忽如丹砂走,
不受凡火伏。
前瞻已不远,
后蹑愈难逐。
将炊甑中饭,
未悟窗下烛。
聪明役声形,
口腹嗜鱼肉。
尘泥翳泉井,
荆棘败禾粟。
未知按妙指,
漫欲理丝竹。
庐山多名缁,
过客礼白足。
达观等存亡,
世欲强歌哭。
确然金石心,
不畏蚊蚋触。
顺忍为裳衣,
供施谢荣禄。
真人我自有,
渡海笑徐福。
众皆指庸庸,
自顾非碌碌。
愧君诗意厚,
桃李报琼玉。
举网罗众禽,
有获非一目。
喧啾定无用,
要自取黄鹄。
君看大方家,
慎勿留一曲。
治生非所长,
儿女惊满屋。
作官又迂疏,
不望载朱毂。
因缘挂罪罟,
未许即潜伏。
空余读书病,
日与古人逐。
老妻怜眼昏,
入夜屏灯烛。
上官念贫窭,
时节馈醪肉。
衰年类蒲柳,
世事剧麻粟。
数日望归田,
寄语先栽竹。
文章亦细事,
勤苦定何足。
君诗四相攻,
欲看守陴哭。
愧无即墨巧,
不解火牛触。
自非太学生,
彫琢事干禄。
安心已近道,
闭口岂非福。
胡为调狂祠,
玉石相落碌。
腹中抱丹砂,
舌下漱白玉。
作诗虽云好,
未免乱心目。
奕秋教二人,
不取志鸿鹄。
摩诘非不言,
遗韵寄终曲。
苏辙·宋
欲收新麦继陈谷,
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
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
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
赋诗怜汝足精神。
苏辙·宋
离别一何久,
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
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
同泛清河古汴,
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
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
翠羽帔,
紫绮裘。
素娥无赖,
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
明夜孤帆水驿,
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
相对永登楼。
苏辙·宋
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苏辙·宋
南国号多士,
几人洙泗风。
英材自入彀,
坏阵不劳攻。
文缛山藏豹,
飞高弋慕鸿。
蚩妍归品藻,
得失付虚空。
考行先推本,
登贤旋奏公。
期君缓归辔,
一醉鹿鸣中。
苏辙·宋
新破荆州得水军,
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
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
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
意突成功所未闻。
苏辙·宋
少年读书目力耗,
老怯灯光睡常早。
一阳来复夜正长,
城上鼓声寒考考。
老僧劝我习禅定,
跏趺正坐推不倒。
一心无著徐自静,
六尘消尽何曾扫。
湛然已似须陀洹,
久尔不负瞿昙老。
回看尘劳但微笑,
欲度群迷先自了。
平生误与道士游,
妄意交梨求火枣。
知有毗卢一迳通,
信脚直前无别巧。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