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言思共理,
鉴梦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
声绩著周行。
贤能既俟进,
黎献实伫康。
视人当如子,
爱人亦如伤。
讲学试通论,
阡陌劝耕桑。
虚誉不可饰,
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见,
安贞德自彰。
讼狱必以情,
教民贵有常。
恤惸且存老,
抚弱复绥强。
勉哉各祗命,
知予眷万方。
李隆基·唐
五月符天数,
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
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
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
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
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
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
凤化可还淳。
李隆基·唐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
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
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
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
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
贻厥后昆芳。
李隆基·唐
宝髻偏宜宫样,
莲脸嫩,
体红香。
眉黛不须张敞画,
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
嫁取个,
有情郎。
彼此当年少,
莫负好时光。
李隆基·唐
铸得千秋镜,
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后,
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
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
留意感人深。
李隆基·唐
瑞露垂花绶,
寒冰澈宝轮。
对兹台上月,
聊以庆佳辰。
李隆基·唐
日观卜先征,
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
云密遽飘霙。
委树寒花发,
萦空落絮轻。
朝如玉已会,
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
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
因此谢功成。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