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凉州词:唐乐府名。《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3、欲:将要。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君:你。
5、征战:打仗。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
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
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诗篇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开篇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王翰·唐
秦中花鸟已应阑,
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
教人意气忆长安。
王翰·唐
孝成皇帝本娇奢,
行幸平阳公主家。
可怜女儿三五许,
丰茸惜是一园花。
歌舞向来人不贵,
一旦逢君感君意。
君心见赏不见忘,
姊妹双飞入紫房。
紫房彩女不得见,
专荣固宠昭阳殿。
红妆宝镜珊瑚台,
青琐银簧云母扇。
日夕风传歌舞声,
只扰长信忧人情。
长信忧人气欲绝,
君王歌吹终不歇。
朝弄琼箫下彩云,
夜踏金梯上明月。
明月薄蚀阳精昏,
娇妒倾城惑至尊。
已见白虹横紫极,
复闻飞燕啄皇孙。
皇孙不死燕啄折,
女弟一朝如火绝。
明明天子咸戒之,
赫赫宗周褒姒灭。
古来贤圣叹狐裘,
一国荒淫万国羞。
安得上方断马剑,
斩取朱门公子头。
王翰·唐
紫绶尚书印,
朱輧丞相车。
登朝身许国,
出阃将辞家。
不惮炎蒸苦,
亲尝走集赊。
选徒军有政,
誓卒尔无哗。
帝乐风初起,
王城日半斜。
宠行流圣作,
寅饯照台华。
骑历河南树,
旌摇塞北沙。
荣怀应尽服,
严杀已先加。
业峻灵祇保,
功成道路嗟。
宁如凿空使,
远致石榴花。
王翰·唐
长安少年无远图,
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
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
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
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
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
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
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
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
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
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
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
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
渭水咸阳不复都。
王翰·唐
洪河之南曰秦镇,
发地削成五千仞。
三峰离地皆倚天,
唯独中峰特修峻。
上有明星玉女祠,
祠坛高眇路逶迤。
三十六梯入河汉,
樵人往往见蛾眉。
蛾眉婵娟又宜笑,
一见樵人下灵庙。
仙车欲驾五云飞,
香扇斜开九华照。
含情迟伫惜韶年,
愿侍君边复中旋。
江妃玉佩留为念,
嬴女银箫空自怜。
仙俗途殊两情遽,
感君无尽辞君去。
遥见明星是妾家,
风飘雪散不知处。
故人家在西长安,
卖药往来投此山。
彩云荡漾不可见,
绿萝蒙茸鸟绵蛮。
欲求玉女长生法,
日夜烧香应自还。
王翰(公元687年至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