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杨巨源·唐
苍茫临故关,
迢递照秋山。
万里平芜静,
孤城落叶闲。
露浓栖雁起,
天远戍兵还。
复映征西府,
光深组练间。
杨巨源·唐
北斗南回春物老,
红英落尽绿尚早。
韶风澹荡无所依,
偏惜垂杨作春好。
此时可怜杨柳花,
荥盈艳曳满人家。
人家女儿出罗幕,
静扫玉庭待花落。
宝环纤手捧更飞,
翠羽轻裾承不著。
历历瑶琴舞金陈,
菲红拂黛怜玉人。
东园桃李芳已歇,
独有杨花娇暮春。
杨巨源·唐
割爱天文动,
敦和国步安。
仙姿归旧好,
戎意结新欢。
并命瞻鹓鹭,
同心揖蕙兰。
玉箫临祖帐,
金榜引征鞍。
广陌双旌去,
平沙万里看。
海云侵鬓起,
边月向眉残。
突兀阴山迥,
苍茫朔野宽。
毳庐同甲帐,
韦橐比雕盘。
义著亲胡俗,
仪全识汉官。
地邻冰鼠净,
天映烛龙寒。
节异苏卿执,
弦殊蔡女弹。
碛分黄渺渺,
塞极黑漫漫。
欢味膻腥列,
徵声佅僸攒。
归期先雁候,
登路剧鹏抟。
上客离心远,
西宫草诏殚。
丽词传锦绮,
珍价掩琅玕。
百两开戎垒,
千蹄入御栏。
瑞光麟阁上,
喜气凤城端。
尚德曾辞剑,
柔凶本舞干。
茫茫斗星北,
威服古来难。
杨巨源·唐
吾从骥足杨茂卿,
性灵且奇才甚清。
海内方微风雅道,
邺中更有文章盟。
扣寂由来在渊思,
搜奇本自通禅智。
王维证时符水月,
杜甫狂处遗天地。
流水东西岐路分,
幽州迢递旧来闻。
若为向北驱疲马,
山似寒空塞似云。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