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亦是丹青豪,
近来作画无此曹。
平明退直呼浊醪,
半酣脱却宫锦袍。
戏将秃笔作鳞介,
已觉四壁生风涛。
风涛汹涌向何处,
岸阁江空起烟雾。
东风一夜吹水浑,
翠鬛红鬐不知数。
桃花柳絮时吐吞,
轻蘩乱荇交缤纷。
圆光倒射日成凸,
灭影下没天无痕。
群嬉若共众芳狎,
远逝忽与洪波奔。
千形万态极幻化,
仓卒逢之安可论。
就中巨者称赤鲤,
卓荦颇似鲸与鲲。
仰窥河汉若咫尺,
俯视江海如罂盆。
岩峦变,
风雨作,
走天吴,
驱海若。
流云掣电同挥霍,
喷沫浮沤满寥廓。
锋镝参差见龈腭,
剑戟峥嵘露头角。
直遣飞腾动鬼神,
宁夸震撼倾山岳。
若非溟渤即洞庭,
不然岂得通幽灵。
幽灵汗漫入恍惚,
始信丹青有奇骨。
刘生刘生良已工,
谁其爱者司徒公。
华堂锦轴粲盈丈,
仿佛坐我龙门中。
龙门高,
高几许?
叶公画龙龙出走,
此物胡为在庭宇?
知
公自是人中龙,
会向人间作霖雨。
玉如意,
金叵罗。
激高堂,
扬练波。
文王在沼民共乐,
君子有酒吾当歌。
我生解诗不解画,
潦倒不觉双颜酡。
吁嗟乎!
吾当奈尔丹青何!
李东阳·明
危峰高瞰楚江干,
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
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在,
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在眼,
鹧鸪声里独凭栏。
李东阳·明
恭己同虞帝,
祇台比夏王。
内廷无女谒,
外囿绝禽荒。
富有天和养,
终期历数长。
彼苍何弗吊,
民物共摧伤。
¤
李东阳·明
此日真何日,
阴云掩上台。
晦冥天色变,
呜咽水声哀。
旧恨齐山岳,
遗恩遍草莱。
万方同一恸,
痛哭转成雷。
¤
李东阳·明
圣道通三极,
王言似六经。
面开天日表,
书作虎龙形。
杞国忧方剧,
华胥梦不醒。
万年金匮在,
遣训炳丹青。
¤
李东阳·明
极意穷幽隐,
虚怀仰治平。
近臣常造膝,
阁老不呼名。
道合君臣义,
恩深父子情。
化机元不偶,
天意竟何成。
¤
李东阳·明
鹤发承颜日,
龙楼问寝辰。
宁宫同奉养,
九庙极精禋。
孝可通金石,
诚能动鬼神。
徽称高万代,
垂宪及千春。
¤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