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初见君江浦外,
七尺长身齿含贝。
君年未冠复新婚,
锦带吴钩紫丝佩。
豪姿侠气飒萧爽,
春鸿轻便秋隼快。
结交梁楚燕赵间,
追慕廉蔺羞郭解。
誓将弓槊事鞍马,
耻作寒儒服巾带。
余时琐屑笺虫鱼,
折几寒灯写秋芥。
相逢一笑恍自失,
不异低岑仰高岱。
杀鸡为黍三日谈,
深中肯綮入襜骱。
方喜师君竟兄我,
卮酒动辄受百拜。
停觞烂熳出险语,
磔裂鬼胆穷百怪。
天然清真去雕饰,
王嫱西施洗铅黛。
漱芳隽腴再三读,
项上之脔左手蟹。
技痒砺秣互掎角,
十捷一二八九败。
余实羡君敏且博,
君亦怜余强而迈。
英雄敢夸君与我,
强弱不止楚敌蔡。
孟潴豪士渤海高,
时复峙足如鼎鼐。
高才于我十倍我,
尚叹追君力不逮。
纵横千字戚生笔,
迭宕百韵余公莱。
僧房秋迥钵声长,
雪屋香销烛痕在。
清游未竟夕漏终,
落月残星悲一慨。
激烈正醉金陵酒,
漂泊共泛濠梁载。
城荒地僻生计拙,
时脱春衫倩人卖。
破楼夜雨邻钟急,
委巷秋风茅屋坏。
斯时愁绝正难禁,
君独相看劝余耐。
别来奔走向西洛,
面色痿黧病新差。
章台握手须臾立,
胸臆梗塞若有碍。
平生耻作儿女悲,
此别戚戚若有慨。
今朝过蔡将入陈,
渐见舟舻舣滩濑。
平漪细石鱼跳渚,
斜日低烟雁横塞。
相思无奈客中愁,
聊述长歌歌一再。
杨基·明
欺烟困雨,
拂拂愁千缕。
曾把腰枝羞舞女,
赢得轻盈如许。
犹寒未暖时光,
将昏渐晓池塘。
记取春来杨柳,
风流全在轻黄。
杨基·明
水晶帘外娟娟月,
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
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
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
让他春色多。
杨基·明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
爱其音调清婉,
虽极其秾丽,
然
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
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
客窗风雨,
读而悲之,
为和五章。
一瓣芙蕖是彩舟,
棹歌离思两夷犹。
风鬟雾鬓遥相忆,
月户云窗许暂留。
波冷绿尘罗袜晓,
恨添红叶翠颦秋。
双鸾镜里瑶台雪,
任是无情也上头。
¤
杨基·明
一瓣芙蕖是彩舟,
棹歌离思两夷犹。
风鬟雾鬓遥相忆,
月户云窗许暂留。
波冷绿尘罗袜晓,
恨添红叶翠颦秋。
双鸾镜里瑶台雪,
任是无情也上头。
杨基·明
才向瑶台觅旧踪,
曙鸦啼断景阳钟。
薄施朱粉妆偏媚,
倒插花枝态更浓。
立近晚风迷蛱蝶,
坐临秋水乱芙蓉。
多情莫恨蓬山远,
只隔珠帘抵万重。
¤
杨基·明
细骨轻躯不耐风,
春来帘幕怕朝东。
人间玉宇三山隔,
天上银河一水通。
眉晕浅颦横晓绿,
脸销残缬腻春红。
冰弦莫奏清商曲,
满地霜华泣翠蓬。
¤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更多>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