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狂风雨。
扫园林、红香万点,
送春归去。
独有荼_开未到,
留得一分春住。
早杨柳、趁晴飞絮。
可奈暖埃欺昼永,
试薄罗衫子轻如雾。
惊旧恨,
到眉宇。
东风台榭知何处。
问燕莺如今,
尚有春光几许。
可叹一年游赏倦,
放得无情露醑。
为唤取、扇歌裙舞。
乞得风光还两眼,
待为君、满把金杯举。
扶醉玉,
伴挥尘。
杨炎正·宋
寒眼乱空阔,
客意不胜秋。
强呼斗酒,
发兴特上最高楼。
舒卷江山图画,
应答龙鱼悲啸,
不暇顾诗愁。
风露巧欺客,
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
成感慨,
望神州。
可怜报国无路,
空白一分头。
都把平生意气,
只做如今憔悴,
岁晚若为谋。
此意仗江月,
分付与沙鸥。
杨炎正·宋
买得一航月,
醉卧出长安。
平堤千里过尽,
杨柳绿阴间。
依约晓莺啼处,
认得南徐风物,
客梦恍惊残。
重到旧游所,
如把画图看。
英雄事,
千古意,
一凭阑。
惜今老矣,
无复健笔写江山。
天上人间知己,
赖有使星郎宿,
照映比尘寰。
准拟五湖去,
为乞钓鱼竿。
杨炎正·宋
父老一杯酒,
争劝史君留。
可怜桃李千树,
无语送归舟。
听得拈笙玉指,
都把万家遗爱,
吹作许离愁。
倚醉袖红湿,
生怕夕阳流。
问君侯,
今几日,
还东州。
还家时候,
次第梅已暗香浮。
只恐道间驿使,
先寄调羹消息,
归去总无由。
鼎铉功名了,
徐赴赤松游。
杨炎正·宋
一笛起城角,
吹破小梅愁。
东风犹未,
谁遣春信到吾州。
闻得东来千骑,
鼓舞儿童竹马,
和气与空浮。
桃李未阴处,
准拟种千头。
今太守,
宋人物,
晋风流。
政成谈笑,
不妨高兴在南楼。
只恐蓬莱仙伯,
合侍玉皇香案,
难作寇恂留。
约住紫泥诏,
凭轼且优游。
杨炎正·宋
三迳闲情傲落霞。
五湖高兴不浮家。
自斟北斗浸丹砂。
闲把胸中千涧壑,
撰成醉处一生涯。
雪楼风月篆岗花。
杨炎正·宋
杨柳笼烟袅嫩黄。
桃花蘸水染红香。
薄罗衫子日初长。
饮尽东风三百盏,
醉来愁断几回肠。
教人独自遣风光。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