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十四载,
新元纪嘉熙。
仲冬戊寅朔,
午漏方中时。
朔风震丘壑,
猛籁号枯枝。
黯如商雪天,
四野昏垂垂。
昼炊烟始息,
暝色来庭帷。
鸡登杙榤立,
鸟急林梢栖。
颇讶南至后,
晷度宜舒迟。
胡为景尚促,
疾甚驹隙驰。
儿童忽走报,
日壁无全规。
仓忙出仰视,
如月初蛾眉。
金乌失焰彩,
玉象潜光辉。
苍天玳瑁色,
列宿争依稀。
老稚相喧呼,
伐社沸鼓鼙。
不知何物怪,
掩此清阳晖。
吾闻阴阳家,
日月以历推。
日迟月行速,
赢缩数不齐。
遇朔必会合,
差忒无毫厘。
气盛或相掩,
二曜斯一亏。
望日日掩月,
阳感阴故衰。
朔日月掩日,
阴盛阳乃微。
又闻玉川子,
月蚀曾有诗。
谓此日月者,
天眼生东西。
两眼不相攻,
相食其说非。
食月乃蟆精,
伊慼盖自贻。
吾观作诗人,
志各有所之。
玉川特寓谏,
假此为之辞。
日月有蟾乌,
此事本怪奇。
况自食其光,
安能走而飞。
书称辰弗集,
天象昏且迷。
则知交相食,
此说当勿疑。
思既得其说,
伤心重嗟咨。
日为众阳宗,
万象皆影随。
今者何不臧,
阴精夺炎曦。
仰空不能救,
涕泗纷交颐。
嗟嗟今之岁,
天屡彰其威。
星文沓示变,
雷震洊失宜。
越在夏五月,
郁攸煽京畿。
六月既望后,
月蚀主旱饥。
今兹复日食,
灾异何繁滋。
天意不虚示,
坐井聊管窥。
即天以论人,
日君而月妃。
关雎哀窈窕,
意在贤才思。
靡曼或盈前,
必为物欲移。
今者日之蚀,
或恐由宫闱。
然而吾君圣,
未必耽燕私。
君象日而尊,
臣象月而卑。
正心在朝廷,
昭德可塞违。
国柄或窃弄,
耳目相蔽欺。
今者日之食,
亦恐由群儿。
然而吾君明,
朝岂庸盲痴。
人主向明治,
武力不可隳。
方今北有敌,
负垒惊边陲。
战士怯不勇,
塞马纷骄嘶。
今者日之食,
或由边事危。
然而吾君武,
安肯假彼资。
重念此三者,
急务诚在兹。
万一或有是,
是即变所基。
应天不以文,
减撤徒儿嬉。
如人丧厥明,
必求良药医。
一片葵藿心,
只恐天未知。
何当排阊阖,
碎首彤玉墀。
一篇痛哭策,
历写心伤悲。
一者何所陈,
无逸为元龟。
暗室屋漏中,
肃如对神只。
愿为楚庄王,
规谏从樊姬。
毋效汉成帝,
温柔老昭仪。
天君必清彻,
智烛光发挥。
如日丽中天,
煌煌明作离。
二者何所陈,
用贤登皋夔。
选众立一相,
国论公主持。
乌台执白简,
妙选刚正姿。
戚里勿柄授,
貂璫毋印累。
朝廷豁氛翳,
在位销脂韦。
末光依汉日,
天子是倚毗。
三者何所陈,
张皇吾六师。
击揖如逖辈,
天宠畀节麾。
卖国若桧等,
电扫无孑遗。
练军明赏罚,
勇锐奔熊罴。
南越颈可缨,
中行背必笞。
如日照霜雪,
殄灭何难为。
凡此三说者,
中心久思维。
明白可举行,
匪曰徒费词。
能转乱为治,
可回灾为厘。
不学后羿射,
不效夸交追。
拜轮上扶桑,
洗光出咸池。
苍生照共仰,
九土光咸晞。
五色太平象,
重晕中兴期。
昊穹耀华彩,
万国长瞻依。
姚勉·宋
锦水双龙,
鞭风驾霆,
来游璧池。
有一龙跃出,
精神电烨,
一龙战退,
鳞甲天飞。
一样轩拏,
殊途升蛰,
造化真同戏小儿。
时人眼,
总羡他腾踏,
笑我卑栖。
促装且恁西归。
信自古功名各有时。
但而今莫问,
谁强谁弱,
只争些时节,
来速来迟。
无地楼台,
有官鼎鼐,
命到亨通事事宜。
三年里,
看龙头独露,
雁塔同题。
姚勉·宋
四海中间,
第一清流,
惟有可齐。
看平生践履,
真如冰玉,
雄文光焰,
不涴尘埃。
无佑诸贤,
纷纷台省,
惟有景仁招不来。
狂澜倒,
独中流砥柱,
屹立崔嵬。
挂冠有请高哉。
但清庙正需梁栋材。
便撑舟野水,
出航巨海,
有官鼎鼐,
无地楼台。
制菊龄高,
看萸人健,
万顷秋江入寿杯。
经纶了,
却驭风骑气,
阆苑蓬莱。
姚勉·宋
一部周官,
学间渊源,
山齐得来。
最雄姿直气,
不涂脂粉,
仙风道骨,
不涴尘埃。
万里青云,
相期阔步,
底事向天门折翼回。
君知否,
这白衣御史,
卿相胚胎。
时人休用惊猜。
机会到功名节节催。
看蒲质易凋,
何如松茂,
菊花已老,
须是梅开。
万事何难,
时来得做,
且信天工次第排。
从今去,
愿径游璧水,
直上兰台。
姚勉·宋
万里清风,
吹送锦帆,
入南浦云。
看拂天旌旆,
攀留不住,
迷津舸舰,
歌舞相迎。
二许家声,
三洪地望,
今代风流第一人。
蜚英早,
合词林视草,
书阁翻芸。
飞刍远饷三军。
特借作红莲入幕宾。
把西山暮雨,
暂时收卷,
荷山明月,
小试平分。
苏醒枯鱼,
剔除深蠹,
个是人间有脚春。
难淹久,
看诏催入侍,
香案麒麟。
姚勉·宋
一叶新凉,
又是西风,
吹转素商。
揽玉壶英气,
锺为人物,
银河精采,
融作文章。
司巧天公,
搀先七夕,
分付天孙云锦裳。
骑龙凤,
自九霄飞至,
万丈光芒。
早年奏赋长杨。
饱挹尽瀛洲风露香。
问石渠天禄,
借将班马,
荷山锦水,
暂作龚黄。
药省春风,
薇垣夜月,
合佩仙花侍玉皇。
明年里,
饮寿椒何处,
宣劝持觞。
姚勉·宋
梅笑东风,
只两日间,
又新岁华。
有玉龟阿母,
献三蟠实,
蕊宫仙子,
飞七香车。
春满虾帘,
雪晴鸳瓦,
窗户非烟笼翠纱。
萱堂上,
看衣翻戏采,
觞捧流霞。
君家。
元是仙家。
几度看菖蒲九节花。
来剑池丹井,
平分风月,
一溪流水,
犹泛胡麻。
寿庆千秋,
荣封两国,
绿鬓犹深杨柳鸦。
长生药,
在蓬莱顶上,
不必丹砂。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