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宋
一到江南,
三逢此夜,
举头羞见婵娟。
黯然怀抱,
特地遣谁宽。
分外清光泼眼,
迷滉漾、无计拘拦。
天如洗,
星河尽掩,
全胜异时看。
佳人,
还忆否,
年时此际,
相见方难。
谩红绫偷寄,
孤被添寒。
何事佳期再睹,
翻怅望、重叠关山。
归来呵,
休教独自,
肠断对团圆。
李之仪·宋
花陌千条,
珠帘十里,
梦中还是扬州。
月斜河汉,
曾记醉歌楼。
谁赋红绫小砑,
因飞絮、天与风流。
春常在,
仙源路隔,
空自泛渔舟。
新秋。
初雨过,
龙团细碾,
雪乳浮瓯。
问殷勤何处,
特地相留。
应念长门赋罢,
消渴甚、无物堪酬。
情无尽,
金扉玉榜,
何日许重游。
李之仪·宋
醉透香浓斗帐,
灯深月浅回廊。
当时背面两伥伥,
何况临风怀想。
舞柳经春只瘦,
游丝到地能长。
鸳鸯半调已无肠,
忍把么弦再上。
李之仪·宋
昨夜十分霜重,
晓来千里书传。
吴山秀处洞庭边。
不夜星垂初遍。
好事寄来禅侣,
多情将送琴仙。
为怜佳果称婵娟。
一笑聊回媚眼。
李之仪·宋
洗尽秋容天似莹。
星稀月淡人初静。
策杖萦纡寻远径。
披昏暝。
堤边犊母闲相并。
遥想去舟魂欲凝。
一番佳思从谁咏。
憔悴归来如独醒。
知何境。
沈沈但觉烟村迥。
李之仪·宋
宿云收尽,
纤尘不警,
万里银河低挂。
清冥风露不胜寒,
无计学、双鸾并驾。
玉徽声断,
宝钗香远,
空赋红绫小砑。
庾郎知有几多愁,
怎奈向、月明今夜。
李之仪·宋
金柔火老,
欲避几天地。
谁借一檐风,
锁幽香、
愔愔清邃。
瑶阶珠砌,
如膜遇金篦,
流水外,
落花前,
岂是人能致。
擘麟泛玉,
笑语皆真类。
惆怅月边人,
驾云轸,
何方适意。
么弦咽处,
空感旧时声,
兰易歇,
恨偏长,
魂断成何事。
李之仪·宋
蛾眉亭上,
今日交冬至。
已报一阳生,
更佳雪、因时呈瑞。
匀飞密舞,
都是散天花,
山不见,
水如山,
浑在冰壶里。
平生选胜,
到此非容易。
弄月与燃犀,
漫劳神、徒能惊世。
争如此际,
天意巧相符,
须痛饮,
庆难逢,
莫诉厌厌醉。
李之仪·宋
神仙院宇,
记得春归后。
蜂蝶不胜闲,
惹残香、
萦纡深透。
玉徽指稳,
别一般情,
方永昼。
因谁瘦?
都为天然秀。
桐阴未减,
独自携芳酎。
再弄想前欢,
拊金樽、
何时似旧。
凭谁说与,
潘鬓转添霜,
飞陇首。
云将皱,
应念相思久。
李之仪·宋
晚来寒甚,
密雪穿庭户。
如在广寒宫,
惊满目、瑶林琼树。
佳人乘兴,
应是得欢多,
泛新声,
催金盏,
别有留心处。
争知这里,
没个人言语。
拨尽火边灰,
搅愁肠、飞花舞絮。
凭谁子细,
说与此时情,
欢暂歇,
酒微醺,
还解相思否。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