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
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并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封渤海郡王。因大将张璘阵亡不敢出战,严备自保,致使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后兵权被削。
黄巢平定后,高骈后悔当初未立功业,日渐消沉。晚年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他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人,乃使上下离心。光启三年(887年)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
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人,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唐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岐。
高骈·唐
水浅鱼争跃,
花深鸟竞啼。
春光看欲尽,
判却醉如泥。
高骈·唐
浮世忙忙蚁子群,
莫嗔头上雪纷纷。
沈忧万种与千种,
行乐十分无一分。
越外险巇防俗事,
就中拘检信人文。
醉乡日月终须觅,
去作先生号白云。
高骈·唐
把盏非怜酒,
持竿不为鱼。
唯应嵇叔夜,
似我性慵疏。
高骈·唐
官闲马病客深秋,
肯学张衡咏四愁。
红叶寺多诗景致,
白衣人尽酒交游。
依违讽刺因行得,
淡泊供需不在求。
好与高阳结吟社,
况无名迹达珠旒。
高骈·唐
小隐堪忘世上情,
可能休梦入重城。
池边写字师前辈,
座右题铭律后生。
吟社客归秦渡晚,
醉乡渔去渼陂晴。
春来不得山中信,
尽日无人傍水行。
高骈·唐
为爱君山景最灵,
角冠秋礼一坛星。
药将鸡犬云间试,
琴许鱼龙月下听。
自要乘风随羽客,
谁同种玉验仙经。
烟霞淡泊无人到,
唯有渔翁过洞庭。
高骈·唐
无金寄与白头亲,
节概犹夸似古人。
未出尘埃真落魄,
不趋权势正因循。
桂攀明月曾观国,
蓬转西风却问津。
匹马东归羡知己,
燕王台上结交新。
高骈·唐
玉颜虽掩马嵬尘,
冤气和烟锁渭津。
蝉鬓不随銮驾去,
至今空感往来人。
高骈·唐
人间无限伤心事,
不得尊前折一枝。
满宫多少承恩者,
似有容华妾也无。
满身珠翠将何用,
唯与豪家拂象床。
何人种得西施花,
千古春风开不尽。
高骈·唐
柳下官资颜子居,
闲情入骨若为除。
诗成斩将奇难敌,
酒熟封侯快未如。
只见丝纶终日降,
不知功业是谁书?
而今共饮醇滋味,
消得揶揄势利疏。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