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明
颠毛脱尽野僧如,
世好都归一懒除。
欲博晏眠高著枕,
图便老眼大抄书。
屋须矮小茅须厚,
窗要清虚竹要疏。
心与陶翁有相得,
时歌吾亦爱吾庐。
沈周·明
庐山高,
高乎哉!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
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
西来天堑濯其足,
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
涧道千丈开鸿。
瀑流淙淙泻不极,
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
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
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
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
陈夫子,
今仲弓,
世家庐之下,
有元劂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
不远千里钏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
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祀六老,
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常游公门,
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
著作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
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
上不作书自荐,
下不公相通。
公乎!
浩荡在物表,
黄鹄高举凌天风。
沈周·明
六月添衣唤僮子,
自画雪图茅屋里。
玉花出笔飞上树,
惨淡阴山无乃是。
老生放笔还自笑,
颠倒炎凉聊戏尔。
门前有客来借看,
满眼黄尘汗如雨。
沈周·明
薄暮及东泛,
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
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
出没似空植。
疏处方渺然,
山黛一眉塞。
夕阳掩半面,
云浪为风勒。
便以湖作纸,
欲画手莫即。
见瞥况难谛,
历多何暇忆。
舟子无雅情,
双橹斗归力。
沈周·明
一别清风又十霜,
重来三径未全荒。
此君已觉垂垂老,
稚子今看稍稍长。
书简漫消新岁月,
渔竿不厌旧沧浪。
试呼浊酒歌《淇澳》,
昨夜疏帘雨正凉。
沈周·明
日午放船湖上头,
虞山随船走不休。
高云仰见出翠壁,
飞影下接沧波流。
青林人家隐山麓,
鸡鸣犬吠闻中洲。
鸬鹚群栖竹叶暗,
蜻蜓特立荷花秋。
莲歌渔唱尚互答,
落景在树犹堪游。
小舟争渡各先去,
独逆风波浑不忧。
沈周·明
谁放春云下曲琼,
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如梦,
琐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
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
敢与杨花燕子争。
沈周·明
卷中谁貌蓝关雪,
瘦马凌兢寒切骨。
阿湘远来候马前,
低首擎拳赤脚热。
拥鞍相向殊惨情,
神气宛宛人欲生。
瘴江嘱语亦切至,
掩吻哀哦如有声。
笔痕入素淡而媚,
顾陆之间见能事。
前人遗迹不易题,
安得起公为画记。
沈周·明
蛀齿已脱三,
又一摇根株。
虽存作臲卼,
中空外色卢。
剥芡偶相激,
迸落如跳珠。
顿豁城堕堵,
深开壁穿窬。
遗槎突芒刺,
脥间动龃龉。
比比皆老钝,
何特存廉隅。
东家借小,
我愿磨其觚。
沈周·明
檐前落叶拥高秋,
谬使人推隐者流。
背有微暄念天子,
手无漫刺渎诸侯。
老知丝竹殊堪赖,
远为儿孙未免忧。
身后算应忧未了,
且来拂壁画丹丘。
沈周·明
江城十月风凄凄,
客子告我归关西。
长途短日双泪落,
苦忆妻孥惊鼓鼙。
延安绥德边报急,
秦州在陷家当失。
黄河冻合胡马健,
倏来度冰如踏石。
奈何主将与监军,
玩寇自顾舟中敌。
驻兵无常惑饷道,
远输岂顾烦民力。
刍辋计万不计千,
骡驼不足不得前。
委山积云两遭烬,
旋买一束银三钱。
官司敛价挞闾里,
妇女唬咷脱簪珥。
役穷财竭心易失,
衅端恐在萧墙里。
杞人闻之搔白头,
落日倚襟江上楼。
呜呼韩范不复作,
极目秦云空自忧。
沈周·明
惟昔永乐初,
皇帝治明堂。
取材苍梧野,
在楩楠豫章。
公素侃察闻,
百辟得激扬。
譬如公输子,
材悉良不良。
此行固天简,
公亦喜自当。
握节指八桂,
伐鼓官舲扬。
惟木弥万山,
计材不计章。
昂霄及耸壑,
乃适于栋梁。
此处瘴疠地,
气候日不常。
无人事绥复,
其魂怅彷徨。
枯藤束木函,
一殡六十霜。
但知彼有殡,
不知在何方。
虽剧返葬心,
日月何忙忙。
天实使汤公,
官广得其详。
书报在全州,
湘山寺之旁。
如因曼父母,
始知墓在防。
二子读书毕,
哭踊如初丧。
榛行不择日,
即日裹糇粮。
鹤云兄当住,
小弟力颇强。
出门当严冬,
雨雪满大荒。
九溪多鼍鳄,
鼓涛播舟航。
五岭饶虎豹,
磨牙引饥吭。
鹤行无恐怖,
孝至胆气刚。
达彼全州境,
入寺悲荒凉。
宛然三门侧,
有垤记其藏。
拜之号三绕,
闻者痛肝肠。
发函升輀车,
奉还万里乡。
蔼蔼桑梓里,
郁郁楸梧冈。
况与元配合,
孤雌成鸳鸯。
呜呼二子者,
生死有耿光。
虞山若增高,
琴川若增长。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