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译文其一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读作cui。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边塞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军帐里欢快宴饮的场面,后两句用慷慨激昂的语气展现出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迈和勇气,诗人用一种豪迈旷达的语言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悲壮感。
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涣【朝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赏析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
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翰【朝代】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长歌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珍惜青春,奋发努力。
长歌行是部编版五年级的课文。 《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相和歌辞》,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
《长歌行》表达了时光易逝,要珍惜光阴的思想感情。
长歌行【作者】汉乐府【朝代】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赏析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