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0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0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和杜甫在梁宋游历期间,见到了那时住在宋城的高适,他们早已听说高适的诗名。杜甫尤其欣赏高适的《封丘作》一诗:“我本渔椎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那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杜甫念完之后说:“从这首诗中可以想见高兄的为人处世。听人说他最近也辞官家,依旧过着躬耕陇亩,寄迹渔樵的日子。
陈宫和曹操是一对令人纠结的人物。两人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陈宫为了救曹操抛家舍业跟随他一同亡命天涯。而曹操对他信任有加,喜欢梦中杀人、对谁都没有安全感的曹操却在逃跑路上和陈宫“行数里”,共同“投宿”,并且“先睡”,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了陈宫,可以看出陈宫和曹操关系有多铁。但就是那么一对过命的兄弟却最终反目成仇,成为不死不休的仇家。
《长安三万里》电影中李白作《将进酒》的片段是里面的极致高光场景之一,一头栽进水里,却直抵银河九天。《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陈宫是吕布的首席谋士,在徐州之战时,吕布战败,陈宫不愿投降曹操,被曹操所杀,然而陈宫之前是在曹操麾下效力的,为什么要投奔吕布?就算不愿意跟随曹操,也可以投奔其他人,为什么一定要投奔吕布呢?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陈宫对曹操不满陈宫背叛曹操,主要是对曹操不满,曹操为人我们知道,他很狡诈,也很霸道,这一点是陈宫对他最不满的地方。
《朋党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是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文章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理通、语工”的理论主张。全文通篇对比,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很有特色。欧阳修分析了朋党之说自古有之,君子、小人都可集结为“朋”“党”。
978年8月13日,一代才子帝王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今天,让我们阅读这篇文摘,走进南唐后主李煜的一生。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他即位时,南唐国势已衰,宋朝正在虎视石头城。
在中国历史上,国号“唐”的朝代不止一个,一共有三个。虽然这三个朝代国号都是唐,但是为了后世能够区分清楚,史称“唐朝”、“后唐”、“南唐”,这三个国号都是唐的朝代有何关系?或者根本毫无关系?公元618年,唐高祖逼迫傀儡皇帝隋恭帝杨侑退位,唐高祖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唐朝。唐高祖在位初年,华夏大地仍然群雄割据,唐太宗带领手下文臣武将扫荡群雄,成功统一华夏大地。
从政权交替而言,南唐和唐朝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南唐不是李世民的后裔,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起的一支政权,许多人知道这个国家都是通过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因为名字当中都有一个唐,所以许多人喜欢拿南唐和唐朝作比较。而南唐君主都自称是李唐的后代。南唐是五代十国之一,937年建国,975年灭国,一共存在了39年。南唐曾经也非常强盛,是十国当中唯一能够威胁中原五代的强盛王朝。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应该是长孙皇后。总结来说,李世民比较爱最爱的女人也就四个:徐惠妃、长孙皇后、武则天、大杨妃。如果要在这四个女人当中选择一个的话,那必定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就再也没立过皇后,两个人的情谊是同生共死,不离不弃,而且长孙皇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人,值得被李世民深爱。长孙皇后(600年-636年),小名观音婢。生于开皇二十年,卒于贞观十年,只有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