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朝阳照水红光开,
玉涛银浪相徘徊。
山分宿雾尽宽远,
云驾高风驰送来。
升霞彩色攲残火,
及物气焰明纤埃。
可怜极大不知已,
浮生野马悠悠哉。
苏轼·宋
再世忠清德,
三朝翊赞勋。
功成不归国,
就访敢忘君。
旧学严诗律,
余威靖塞氛。
何当继韩奕,
故吏总能文。
苏轼·宋
西第开东阁,
初筵点后尘。
笙歌邀白发,
灯火乐青春。
扶路三更罢,
回头一梦新。
赋诗犹墨湿,
把卷独沾巾。
苏轼·宋
他时夜雨困移床,
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
似闻东坞小荷香。
苏轼·宋
暮年眼力嗟犹在,
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
更开幽室养丹砂。
苏轼·宋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
苏轼·宋
扫地焚香闭阁眠,
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
挂起西窗浪接天。
苏轼·宋
山家为割千房蜜,
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
不忧门外故人车。
苏轼·宋
飞檐临古道,
高榜劝游人。
未即令公隐,
聊须濯路尘。
茅茨分聚落,
烟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
窗明野意新。
居民惟白帽,
过客漫朱轮。
山好留归屐,
风回落醉巾。
他年谁改筑,
旧制不须因。
再到吾虽老,
犹堪作坐宾。
苏轼·宋
青衫半作霜叶枯,
遇民如儿吏如奴。
吏民莫作官长看,
我是识字耕田夫。
妻啼儿号刺史怒,
时有野人来挽须。
拂衣自注下下考,
芋魁饭豆吾岂无。
归来瑞草桥边路,
独游还佩平生壶。
慈姥岩前自唤渡,
青衣江畔人争扶。
今年蚕市数州集,
中有遗民怀裤襦。
邑中之黔相指似,
白髯红带老不臞。
我欲西归卜邻舍,
隔墙拊掌容歌呼。
不学山王乘驷马,
回头空指黄公垆。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