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三吴雨连月,
湖水日夜添。
寻僧去无路,
潋潋水拍檐。
驾言徂北山,
得与幽人兼。
清风洗昏翳,
晚景分浓纤。
缥缈朱楼人,
斜阳半疏帘。
临风一挥手,
怅焉起遐瞻。
世人骛朝市,
独向溪山廉。
此乐得有命,
轻薄神所歼。
苏轼·宋
指点云间数点红,
笙歌正拥紫髯翁。
谁知爱酒龙山客,
却在渔舟一叶中。
西阁珠帘卷落晖,
水沉烟断佩声微。
遥知通德凄凉甚,
拥髻无言怨未归。
苏轼·宋
炉锤一手赋形殊,
造物无心敢忘渠。
我本疏顽固当尔,
子犹沦落况其余。
龚黄侧畔难言政,
罗赵前头且眩书。
(莘老见称政事与书,
而莘老书至不工。
)惟有阳关一杯酒,
殷勤重唱赠离居。
苏轼·宋
锦里先生自笑狂,
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
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
略遣彭宣到后堂。
苏轼·宋
琉璃百顷水仙家,
风静湖平响钓车。
寂历疏松欹晚照,
伶俜寒蝶抱秋花。
困眠不觉依蒲褐,
归路相将踏桂华。
更著纶巾披鹤氅,
他年应作画图夸。
苏轼·宋
首断故应无断者,
冰销那复有冰知。
主人苦苦令侬认,
认主人人竟是谁。
有主还须更有宾,
不如无境自无尘。
只従半夜安心后,
失却当前觉痛人。
苏轼·宋
落帆古戍下,
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
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
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
相对自忘忧。
铜炉擢烟穗,
石鼎浮霜沤。
征夫念前路,
急鼓催行舟。
我行虽有程,
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
此生得浮游。
苏轼·宋
自酌金樽劝孟光,
更教长笛奏伊凉。
(子玉家有笛妓。
)牵衣男女绕太白,
扇枕郎君烦阿香。
诗病逢春转深痼,
愁魔得酒暂奔忙。
醒时情味吾能说,
日在西南白草冈。
苏轼·宋
不觉朱幡辗后尘,
争看绣幰锦缠轮。
洛滨侍従三人贵,
京兆平反一笑春。
但逐东山携妓女,
那知后阁走穷宾。
滞留不见荣华事,
空作赓诗第七人。
翻翻缇骑走香尘,
激激飞涛射火轮。
美酒留连三夜月,
丰年倾倒五州春。
(时浙西皆以不熟罢灯,
惟苏独盛。
)安排诗律追强对,
蹭蹬归期为恶宾。
堕珥遗簪想无限,
华胥犹见梦回人。
苏轼·宋
百丈休牵上濑船,
一钩归钓缩头鳊。
园中草木春无数,
只有黄杨厄闰年。
(俗说黄杨岁长一寸,
遇闰退三寸。
)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