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一径绕山翠,
萦纡去似蛇。
忽惊溪水急,
争看洞门呀。
滑磴攀秋蔓,
飞桥踏古槎。
三扉迎北吹,
一穴向西斜。
叹息烟云去,
追思岁月遐。
唐人昔未到,
古俗此为家。
洞暖无风雪,
山深富鹿豭。
相逢衣尽草,
环坐髻应髽。
灶突依岩黑,
樽罍就石洼。
洪荒无传记,
想像在羲娲。
此事今安有,
遗踪我独嗟。
山翁劝留句,
强为写槎牙。
苏轼·宋
梅花开尽百花开,
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
要看细雨熟黄梅。
苏轼·宋
负米万里缘其亲,
运甓无度忧其身。
读书莫学流麦士,
挟策莫比亡羊人。
乃翁辛苦到白首,
汝今强勉当青春。
昔时管鲍以君霸,
此两士贾宁非贫。
苏轼·宋
三度别君来,
此别真迟暮。
白尽老髭须,
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
泪湿花如雾。
后夜逐君还,
梦绕湖边?
一作江南?
路。
苏轼·宋
昨夜醉归还独寝,
晓来宿雨鸣孤枕。
扁舟小棹截湖来,
正见青山驳云锦。
须知老人兴不浅,
莫学公荣不共饮。
与君歌鼓乐丰年,
唤取千夫食陈廪。
苏轼·宋
天高夜气严,
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
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
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
一一立名字。
南箕与北斗,
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
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
远想偶有以。
茫茫不可晓,
使我长叹喟。
苏轼·宋
泉源従高来,
走下随石脉。
纷纷白沫乱,
隐隐苍崖坼。
萦回成曲沼,
清澈见肝膈。
众泻为长溪,
奔驶荡蛙蝈。
初开不容椀,
渐去已如帛。
传闻此山中,
神物懒遭谪。
不能致雷雨,
滟滟吐寒碧。
遂令山前人,
千古灌稻麦。
苏轼·宋
有道难行不如醉,
有口难言不如睡。
先生醉卧此石间,
万古无人知此意。
苏轼·宋
井中老翁误年华,
白沙翠石公之家。
公来无踪去无迹,
井面团圆水生花。
翁今与世两何与,
无事纷纷惊牧竖。
改颜易服与世同,
无使世人知有翁。
苏轼·宋
伟人谋议不求多,
事定纷纷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
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纪,
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
月明时下浴明波。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