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炯炯明珠照双璧,
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
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
狂走従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
隙过白驹那暇惜。
醴泉寺古垂橘柚,
石头山高暗松栎。
诸孙相逢万里外,
一笑未解千忧积。
子方得郡古山阳,
老手风生谢刀笔。
我正含毫紫微阁,
病眼昏花困书檄。
莫教印绶系余年,
去扫坟墓当有日。
功成头白早归来,
共藉梨花作寒食。
苏轼·宋
双眉卷铁丝,
两翅晕金碧。
初来花争妍,
忽去鬼无迹。
苏轼·宋
雪知我出已全消,
花待君来未敢飘。
行避门生时小饮,
忽逢骑吏有嘉招。
鱼龙绝技来千里,
斑白遗民数四朝。
知有黄公酒垆在,
苍颜华发自相遥。
苏轼·宋
进馔客争起,
小儿那可涯。
莫欺东方星,
三五自横斜。
名驹已汗血,
老蚌空泥沙。
但使伯仁长,
还兴络秀家。
苏轼·宋
微霰疏疏点玉堂,
词头夜下揽衣忙。
分光御烛星辰烂,
拜赐宫壶雨露香。
醉眼有花书字大,
老人无睡漏声长。
何时却逐桑榆暖,
社酒寒灯乐未央。
苏轼·宋
不羡三刀梦蜀都,
聊将八咏继东吴。
卧看古佛凌云阁,
敕赐诗人明月湖。
得句会应缘竹鹤,
思归宁复为莼鲈。
横空好在修眉色,
头白犹堪乞左符。
苏轼·宋
残花怨久病,
剩雨泣余妍。
不见双旌出,
空令九陌迁。
(开园时市井皆入。
)知君苦寂寞,
妙语嚼芳鲜。
浅紫従争发,
深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
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
癯儒不是仙。
苏轼·宋
老去君空见画,
梦中我亦曾游。
桃花纵落谁见,
水到人间伏流。
山人昔与云俱出,
俗驾今随水不回。
赖我胸中有佳处,
一樽时对画图开。
苏轼·宋
北山非自高,
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
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
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
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
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
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
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
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
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
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
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
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
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
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
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
百年终鬼录。
苏轼·宋
神屠不目全,
妙额惟妆半。
更刀乃族疱,
倚市必丑悍。
平生魏公筹,
忽aa10郢人墁。
诗书亦何用,
适道须此馆。
多言虽数穷,
微中或排难。
子诗如清风,
翏翏发将旦。
胡为久闭匿,
绮语真自患。
许时笑我痴,
隔屋相咏叹。
竟识彦道否,
绝叫呼百万。
清朝固多士,
人门子皆冠。
莫言清颍水,
従此隔河汉。
异时我独来,
得鱼杨柳贯。
持归不忍食,
尺素解凄断。
中有清圆句,
铜丸飞柘弹。
春愁结凌澌,
正待一笑泮。
百篇倘寄我,
呻吟郑人缓。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