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敢渡清潭百尺皎无泥,
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
秦人今在武陵溪。
独攀书室窥岩窦,
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
不将双脚踏飞梯。
苏轼·宋
朝游北城东,
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
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
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
十步九移目。
异花兼四方,
野鸟喧百族。
其西引溪水,
活活转墙曲。
东注入深林,
林深窗户绿。
水光兼竹净,
时有独立鹄。
林中百尺松,
岁久苍鳞蹙。
岂惟此地少,
意恐关中独。
小桥过南浦,
夹道多乔木。
隐如城百雉,
挺若舟千斛。
阴阴日光淡,
黯黯秋气蓄。
尽东为方池,
野雁杂家鹜。
红梨惊合抱,
映岛孤云馥。
春光水溶漾,
雪阵风翻扑。
其北临长溪,
波声卷平陆。
北山卧可见,
苍翠间硗秃。
我时来周览,
问此谁所筑。
云昔李将军,
负险乘衰叔。
抽钱算间口,
但未榷羹粥。
当时夺民田,
失业安敢哭。
谁家美园圃,
籍没不容赎。
此亭破千家,
郁郁城之麓。
将军竟何事,
虮虱生刀?
蜀。
何尝载美酒,
来此驻车谷。
空使后世人,
闻名颈犹缩。
(俗犹呼皇后园,
盖茂贞谓其妻也。
)我今官正闲,
屡至因休沐。
人生营居止,
竟为何人卜。
何当力一身,
永与清景逐。
苏轼·宋
剑舞有神通草圣,
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
不待传经意已空。
苏轼·宋
百亩新池傍郭斜,
居人行乐路人夸。
自言官长如灵运,
能使江山似永嘉。
纵饮坐中遗白帢,
幽寻尽处见桃花。
不堪山鸟号归去,
长遣王孙苦忆家。
苏轼·宋
鸟囚不忘飞,
马系常念驰。
静中不自胜,
不若听所之。
君看厌事人,
无事乃更悲。
贫贱苦形劳,
富贵嗟神疲。
作堂名静照,
此语子谓谁。
江湖隐沦士,
岂无适时资。
老死不自惜,
扁舟自娱嬉。
従之恐莫见,
况肯従我为。
苏轼·宋
何人遗公石屏风,
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
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
孤烟落日相溟濛。
含风偃蹇得真态,
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
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
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
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
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苏轼·宋
山鸦噪处古灵湫,
乱沫浮涎绕客舟。
未暇燃犀照奇鬼,
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
村巷惊呼聚玃猴。
此地他年颂遗爱,
观鱼并记老庄周。
苏轼·宋
欲将同异较锱铢,
肝胆犹能楚越如。
若信万殊归一理,
子今知我我知鱼。
苏轼·宋
故人已为土,
衰鬓亦惊秋。
犹喜孤山下,
相逢说旧游。
苏轼·宋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