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鱼龙随水落,
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
新堂紫翠间。
野麋驯杖履,
幽桂出榛菅。
洒扫门前路,
山公亦爱山。
(张故居为大水所坏,
新卜此室故居之东。
)万木锁云龙,
(山名。
)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
人在瀼西东。
荠麦余春雪,
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
归路醉眠中。
苏轼·宋
具区吞灭三州界,
浩浩汤汤纳千派。
従来不著万斛船,
一苇渔舟恣奔快。
仙坛古洞不可到,
空听余澜鸣湃湃。
今朝偶上法华岭,
纵观始觉人寰隘。
山头卧碣吊孤冢,
下有至人僵不坏。
空余白棘网秋虫,
无复青莲出幽怪。
(事见本院碑。
)我来徙倚长松下,
欲掘茯苓亲洗晒。
闻道山中富奇药,
往往灵芝杂葵薤。
诗人空腹待黄精,
生事只看长柄械。
(杜子美诗云,
长镵长镵白木柄,
我生托子以为命。
)今年大熟期一饱,
食叶微虫真癣疥。
(贾云,
今岁有小虫食叶,
不甚为害。
)白花半落紫穟香,
攘臂欲助磨鎌铩。
安得山泉变春酒,
与子一洗寻常债。
苏轼·宋
波湖欲尽山为界,
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
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
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
余欢濯足波生隘。
长松搀天龙起立,
苍藤倒谷云崩坏。
仰穿蒙密得清旷,
一览震泽吁可怪。
谁云四万八千顷,
渺渺东尽日所晒。
归途十里尽风荷,
清唱一声闻露薤。
(是日,
乐工有作此声者。
)嗟余少小慕真隐,
白发青衫天所械。
忽逢佳士与名山,
何异枯杨便马疥。
君犹鸾鹤偶飘堕,
六翮如云岂长锻。
不将新句纪兹游,
恐负山中清净债。
苏轼·宋
仕宦常畏人,
退居还喜客。
君来辄馆我,
未觉鸡黍窄。
东坡有奇事,
已种十亩麦。
但得君眼青,
不辞奴饭白。
送君四十里,
只使一帆风。
江边千树柳,
落我酒杯中。
此行非远别,
此乐固无穷。
但愿长如此,
来往一生同。
闻君开龟轩,
东槛俯乔木。
人言君畏事,
欲作龟头缩。
我知君不然,
朝饭仰旸谷。
余光幸分我,
不死安可独。
苏轼·宋
羡君戏集他人诗,
指呼市人如使儿。
天边鸿鹄不易得,
便令作对随家鸡。
退之惊笑子美泣,
问君久假何时归。
世间好句世人共,
明月自满千家墀。
紫驼之峰人莫识,
杂以鸡豚真可惜。
今君坐致五侯鲭,
尽是猩蜃与熊白。
路傍拾得半段枪,
何必开炉铸矛戟。
用之如何在我耳,
入手当令君丧魄。
天下几人学杜甫,
谁得其皮与其骨。
划如太华当我前,
跛牂欲上惊崷崒。
名章俊语纷交衡,
无人巧会当时情。
前生子美只君是,
信手拈得俱天成。
诗人雕刻闲草木,
搜抉肝肾神应哭。
不如默诵千万首,
左抽右取谈笑足。
夜吟石鼎声悲秋,
可怜好事刘与侯。
何当一醉百不问,
我欲眠矣君归休。
膏明兰臭俱自焚,
象牙翠羽戕其身。
多言自古为数穷,
微中有时堪解纷。
痴人但数羊羔儿,
不知何者是左慈。
千章万句卒非我,
急走捉君应已迟。
苏轼·宋
薄云霏霏不成雨,
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
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
一枕春睡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
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aa26枳十围大,
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
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
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
对立?
?
相媚妩。
开樽借草劝行路,
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
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
秋千索挂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
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山古台临断岸,
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
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蕴下荒径,
娅姹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余樽,
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
倒床不复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
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
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
岂弟君子神所予。
苏轼·宋
眼前扰扰黑蚍蜉,
口角霏霏白唾珠。
要识吾师无碍处,
试将烧却看嗔无。
眼睛心地两虚圆,
胁不沾床二十年。
谁信吾师非不睡,
睡蛇已死得安眠。
苏轼·宋
清风弄水月衔山,
幽人夜度吴王岘。
黄州鼓角亦多情,
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
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
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
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氵斥江来,
还吹此曲相迎饯。
苏轼·宋
西湖处士骨应槁,
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
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
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
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
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
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
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如风雨卷春归,
收拾余香还畀昊。
苏轼·宋
青李扶疏禽自来,
清真逸少手亲栽。
深红浅紫従争发,
雪白鹅黄也斗开。
斫竹穿花破绿苔,
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
春到江南花自开。
骑驴渺渺入荒陂,
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
従公已觉十年迟。
甲第非真有,
闲花亦偶栽。
聊为清净供,
却对道人开。
(公病后,
舍宅作寺。
)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