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春来六十日,
笑口几回开。
会作堂堂去,
何妨得得来。
倦游行老矣,
旧隐赋归哉。
东望峨眉小,
卢山翠作堆。
苏轼·宋
龙锺三十九,
劳生已强半。
岁暮日斜时,
还为昔人叹。
今年一线在,
那复堪把玩。
欲起强持酒,
故交云雨散。
惟有病相寻,
空斋为老伴。
萧条灯火冷,
寒夜何时旦。
倦仆触屏风,
饥鼯嗅空案。
数朝闭阁卧,
霜发秋蓬乱。
传闻使者来,
策杖就梳盥。
书来苦安慰,
不怪造请缓。
大夫忠烈後,
高义金石贯。
要当击权豪,
未肯觑衰懦。
此生何所似,
暗尽灰中炭。
归田计已决,
此邦聊假馆。
三径粗成资,
一枝有余暖。
愿君更信宿,
庶奉一笑粲。
苏轼·宋
骑驴渺渺入荒陂,
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
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宋
斫竹穿花破绿苔,
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
春到江南花自开。
苏轼·宋
举纲惊呼得巨鱼,
馋涎不易忍流酥。
更烦赤脚长须老,
来趁西风十幅蒲。
苏轼·宋
甲第非真有,
闲花亦偶栽。
聊为清净供,
却对道人开
苏轼·宋
马上胡琴塞上姝,
郑中丞後有人无。
诗成桦烛飘金烬,
八尺英公欲燎须。
苏轼·宋
荻花枫叶忆秦姝,
切切么弦细欲无。
莫把胡琴挑醉客,
回看霜戟褚公须。
苏轼·宋
紫驼之峰人莫识,
杂以鸡豚真可惜。
今君坐致五侯鲭,
尽是猩唇与熊白。
路傍拾得半段枪,
何必开炉铸予戟。
用之如何在我耳,
入手当令君丧魄。
苏轼·宋
诗人雕刻闲草木,
搜抉肝肾神应哭。
不如默诵千万首,
左抽右取谈笑足。
夜吟石鼎声悲秋,
可怜好事刘与侯。
何当一醉百不问,
我欲眠矣君归休。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