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北风吹寒江,
来自两山口。
初闻似摇扇,
渐觉平沙走。
飞云满岩谷,
舞雪穿窗牖。
滩下三日留,
识尽滩?
一作山?
前叟。
孤舟倦鸦轧,
短缆困牵揉。
尝闻不终朝,
今此何其久。
只应留远人,
此意固亦厚。
吾今幸无事,
闭户为饮酒。
苏轼·宋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长辛苦。
安得独従逍遥君,
泠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行。
苏轼·宋
诸葛来西国,
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
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
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
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
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
使我寒涕垂。
苏轼·宋
西行度连山,
北出临汉水。
汉水蹙成潭,
旋转山之趾。
禅房久已坏,
古甃含清泚。
下有仲宣栏,
绠刻深容指。
回头望西北,
隐隐龟背起。
传云古隆中,
万树桑柘美。
月炯转山曲,
山上见洲尾。
绿水带平沙,
盘盘如抱珥。
山川近且秀,
不到懒成耻。
问之安能详,
画地费簪箠。
苏轼·宋
即聚伏波米,
还数魏舒筹。
应笑苏夫子,
侥幸得湖州。
苏轼·宋
结根岂殊众,
修柯独出林。
孤高不可恃,
岁晚霜风侵。
苏轼·宋
但向起时作,
还于作处收。
蛟龙莫放睡,
雷雨直须休。
要会无穷火,
尝观未尽油。
夜深人散后,
惟有一灯留。
苏轼·宋
满地春风扫落花,
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
论极冰霜绕齿牙。
别后与谁同把酒,
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
早晚扁舟到海涯。
苏轼·宋
巴俗深留客,
吴侬但忆归。
直知难共语,
不是故相违。
东县闻铜臭,
江陵换夹衣。
丁宁巫峡雨,
慎莫暗朝晖。
苏轼·宋
小雪疏烟杂瑞光,
清波寒引御沟长。
曈曈日色笼丹禁,
杳杳鞭声出建章。
鹓鹭偶叨陪下列,
天阍聊启望中央。
归来喜气倾新句,
满座疑闻锦绣香。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