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咸宁英气似汾阳,
夜饮军容出红妆。
不须缠头万匹锦,
知君未办作吕强。
苏轼·宋
一钵即生涯,
随缘度岁华。
是山皆有寺,
何处不为家。
笠重吴山雪,
鞋香楚地花。
他年访禅室,
宁惮路歧赊。
苏轼·宋
雪堂居士醉方熟,
玉涧山人冷不眠。
送与安州泼醅酒,
从今三日是三年。
苏轼·宋
王郎西去路漫漫,
野店无人霜月寒。
泪尽粉笺书不得,
凭君送与卯君看。
苏轼·宋
侍者方当而立岁,
先生已是者希年。
苏轼·宋
前梦后梦真是一,
彼幻此幻非有二。
正好长松水石间,
更忆前生后生事。
苏轼·宋
百千灯作一灯光,
尽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东坡不敢惜,
借君四大作禅床。
苏轼·宋
有甚意头求富贵,
没些巴鼻便奸邪。
苏轼·宋
披扇当年笑温峤,
握刀晚岁战刘郎。
不须戚戚如冯衍,
便与时时说李阳。
苏轼·宋
平生忍欲今忍贫,
闭口逢人不少陈。
俸薄身轻赵都事,
也能作意向诗人。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