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黄昏犹是雨纤纤。
晓开帘。
欲平檐。
江阔天低,
无处认青帘。
孤坐冻吟谁伴我,
揩病目,
拈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
水晶盐。
为谁甜。
手把梅花,
东望忆陶潜。
雪似故人人似雪,
虽可爱,
有人嫌。
苏轼·宋
儿童鞭笞学官府,
翁怜儿痴旁笑侮。
翁出坐曹鞭复呵,
贤于群儿能几何。
儿曹鞭人以为戏,
公怒鞭人血流地。
等为戏剧谁能先,
我笑谓翁儿更贤。
苏轼·宋
玉人家在凤凰山。
水云间。
掩门关。
门外行人,
立马看弓弯。
十里春风谁指似,
斜日映,
绣帘斑。
多情好事与君还。
闵新鳏。
拭馀潸。
明月空江,
香雾著云鬟。
陌上花开春尽也,
闻旧曲,
破朱颜。
苏轼·宋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苏轼·宋
华胥梦断人何处。
听得莺啼红树。
几点蔷薇香雨。
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
片片著人无数。
楼上望春归去。
芳草迷归路。
苏轼·宋
走马探花花发未。
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
蜂作婢。
莺为使。
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
一夜翦刀收玉蕊。
尊前还对断肠红,
人有泪。
花无意。
明日酒醒应满地。
苏轼·宋
三过平山堂下,
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
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宋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
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
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苏轼·宋
今日南风来,
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
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
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
一作亦?
回,
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
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
归扫南轩绿。
苏轼·宋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
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