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好睡慵开莫厌迟。
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
闲雅,
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
何事,
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
吟咏,
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宋
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
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
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
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
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
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
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
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
有田不归如江水。
(是夜所见如此。
)
苏轼·宋
柿叶满庭红颗秋,
薰炉沉水度春篝。
松风梦与故人遇,
自驾飞鸿跨九州。
苏轼·宋
玉龟山。
东皇灵媲统群山。
绛阙岧峣,
翠房深迥,
倚霏烟。
幽闲。
志萧然。
金城千里锁婵娟。
当时穆满巡狩,
翠华曾到海西边。
风露明霁,
鲸波极目,
势浮舆盖方圆。
正迢迢丽日,
玄圃清寂,
琼草芊绵。
争解绣勒香鞯。
鸾辂驻跸,
八马戏芝田。
瑶池近、画楼隐隐,
翠鸟翩翩。
肆华筵。
间作脆管鸣弦。
宛若帝所钧天。
稚颜皓齿,
绿发方瞳,
圆极恬淡高妍。
尽倒琼壶酒,
献金鼎药,
固大椿年。
缥缈飞琼妙舞,
命双成、奏曲醉留连。
云璈韵响泻寒泉。
浩歌畅饮,
斜月低河汉。
渐渐绮霞、天际红深浅。
动归思、回首尘寰。
烂漫游、玉辇东还。
杏花风、数里响鸣鞭。
望长安路,
依稀柳色,
翠点春妍。
苏轼·宋
今年手自栽,
问我何年去?
他年我复来,
摇落伤人意。
苏轼·宋
谁作桓伊三弄。
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
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
水东流。
苏轼·宋
独鹤南飞送好音,
山中桥梓共成阴。
深衣伛偻如初命,
卮酒从容向晚斟。
城里谁家开寿域,
堂东多士作儒林。
清霜未落黄花在,
笑折高枝绕鬓簪。
苏轼·宋
洛城春晚。
垂杨乱掩红楼半。
小池轻浪纹如篆。
烛下花前,
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
关山有限情无限。
待君重见寻芳伴。
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苏轼·宋
活水还须活火煮,
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
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宋
依依古松子,
郁郁绿毛身。
每长须成节,
明年渐庇人。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