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十年流落敢言归,
鱼鸟江湖只自知。
岂意青天扫云雾,
尽呼黄发寄安危。
风流吾子真前辈,
人物他年记一时。
我欲折繻留此老,
缁衣谁作好贤诗。
此生别袖几回麾,
梦里黄州空自疑。
何处青山不堪老,
当年明月巧相随。
穷通等是思家意,
衰病难堪送客悲。
好去江鱼煮江水,
剑南归路有姜诗。
苏轼·宋
浮生知几何,
仅熟一釜羹。
那于俯仰间,
用此委曲情。
自怜无他肠,
偶亦得此生,
悬知当去客,
中有不亡存。
但恐宿缘重,
每为习气昏。
似闻梅子真,
近在吴市门。
未能肩拍洪,
但欲目击温。
不敢叩门呼,
恐作逾垣奔。
且令绍介先,
徐以方便论。
不学刘更生,
黄金铸尚方。
不学房次律,
身事问颍阳。
王烈亦何人,
叔夜未可量。
独见神山开,
遽餐石髓香。
至道尚听莹,
粗才终蹶张。
先生喜而笑,
幅巾登我堂。
苦誓指黄壤,
要言刻青琅。
蓬莱在何许,
弱水空相望。
且当従嵇阮,
聊复数山王。
达人友四海,
曲士守一疆。
慎勿使形谍,
儿童惊夜光。
苏轼·宋
帝出乘昌运,
天心予太平。
文章三代继,
制作七年成。
大祀乾坤合,
刚辰日月明。
泰坛朝埽地,
魄宝夜垂精。
仰御圆苍盖,
环观海岳城。
北流吞朔易,
西极落搀抢。
升燎灵光答,
回銮瑞雾迎。
需云遍枯槁,
解雨达勾萌。
可颂非天德,
因箴亦下情。
民言知有酌,
帝谓本无声。
富国由崇俭,
祈年在好生。
无心斯格物,
克己自消兵。
化国安新政,
孤臣返旧耕。
还将清庙什,
留与野人赓。
苏轼·宋
人间有此白玉京,
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
郁仪自欲朝朱明。
(刘梦得有诗,
记罗浮夜半见日事。
山不甚高,
而夜见日,
此可异也。
山有二石楼。
今延祥寺在南楼下,
朱明洞在冲虚观后,
云是蓬莱第七洞天。
)东坡之师抱仆老,
真契早已交前生。
玉堂金马久流落,
寸田尺宅今归耕。
道华亦尝啖一枣,
(唐永乐道士侯道华,
窃食邓天师药仙去。
永乐有无核枣,
人不可得,
道华独得之。
予在岐下,
亦尝得食一枚。
)契虚正欲仇三彭。
(唐僧契虚,
遇人导游稚川仙府。
真人问曰:汝绝三彭之仇乎?
契虚不能答。
)铁桥石柱连空横,
(山有铁桥石柱,
人罕至者。
)杖藜欲趁飞猱轻。
云溪夜逢喑虎伏,
(山有哑虎巡山。
)斗坛画出铜龙狞。
(冲虚观后有朱真人朝斗坛,
近于坛上获铜龙六、铜鱼一。
)小儿少年有奇志,
中宵起坐存黄庭。
近者戏作凌云赋,
笔势仿佛离骚经。
负书従我盍归去,
群仙正草新宫铭。
汝应奴隶蔡少霞,
我亦季孟山玄卿。
(唐有梦书《新宫铭》者,
云紫阳真人山玄卿撰,
其略曰:良常西麓原泽东泄,
新宫宏宏,
崇轩?
献?
献。
又有蔡少霞者,
梦人遣书碑,
略曰,
公昔乘鱼车,
今履瑞云,
躅空仰涂,
绮辂轮囷。
其末题云,
五云书阁吏蔡少霞书。
)还须略报老同叔,
赢粮万里寻初平。
(子由一字同叔。
)
苏轼·宋
蒲团盘两膝,
竹几阁双肘。
此间道路熟,
径到无何有。
身心两不见,
息息安且久。
睡蛇本亦无,
何用钩与手。
神凝疑夜禅,
体适剧卯酒。
我生有定数,
禄尽空余寿。
枯杨下飞花,
膏泽回衰朽。
谓我此为觉,
物至了不受。
谓我今方梦,
此心初不垢。
非梦亦非觉,
请问希夷叟。
苏轼·宋
云何见祖师,
要识本来面。
亭亭塔中人,
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
万法了一电。
饮水既自知,
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
三世积精练。
中间一念失,
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
感动泪雨霰。
借师锡端泉,
洗我绮语砚。
苏轼·宋
月照无枝林,
夜栋立万础。
眇眇云间扇,
荫此九月暑。
上有垂房子,
下绕绛刺御。
风欺紫凤卵,
雨暗苍龙乳。
裂包一堕地,
还以皮自煮。
北客初未谙,
劝食俗难阻。
中虚畏泄气,
始嚼或半吐。
吸津得微甘,
著齿随亦苦。
面目太严冷,
滋味绝媚妩。
诛彭勋可策,
推毂勇宜贾。
瘴风作坚顽,
导利时有补。
药储固可尔,
果录讵用许。
先生失膏粱,
便腹委败鼓。
日啖过一粒,
肠胃为所侮。
蛰雷殷脐肾,
藜藿腐亭午。
书灯看膏尽,
钲漏历历数。
老眼怕少睡,
竟使赤眦努。
渴思梅林咽,
饥念黄独举。
柰何农经中,
收此困羁旅。
牛舌不饷人,
一斛肯多与。
乃知见本偏,
但可酬恶语。
苏轼·宋
贫家净扫地,
贫女好梳头。
下士晚闻道,
聊以拙自修。
叩门有嘉客,
一饭相邀留。
舂炊勿草草,
此客未易媮。
慎勿用劳薪,
感我如薰莸。
德人抱衡石,
铢黍安可瘦。
苏轼·宋
渐台人散长弓射,
初啖鳆鱼人未识。
西陵衰老繐帐空,
肯向北河亲馈食。
两雄一律盗汉家,
嗜好亦若肩相差。
?
莽、操皆嗜鳆鱼。
?
食每对之先太息,
不因噎呕缘疮痂。
中间霸据关梁隔,
一枚何啻千金直。
百年南北鲑菜通,
往往残馀饱臧获。
东随海舶号倭螺,
异方珍宝来更多。
磨沙瀹沈成大胾,
剖蚌作脯分馀波。
君不闻蓬莱阁下驼棋岛,
八月边风备胡獠。
舶船跋浪鼋鼍震,
长镵铲处崖谷倒。
膳夫善治荐华堂,
坐令雕俎生辉光。
肉芝石耳不足数,
醋芼鱼皮真倚墙。
中都贵人珍此味,
糟浥油藏能远致。
割肥方厌万钱厨,
决眦可醒千日醉。
三韩使者金鼎来,
方奁馈送烦舆台。
辽东太守远自献,
临淄掾吏谁为材。
吾生东归收一斛,
包苴未肯钻华屋。
分送羹材作眼明,
却取细书防老读。
苏轼·宋
?
井有十四,
自山下至山上,
其十三井常空,
盛夏水涨,
则盐泉迤逦迁去,
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
?
五行水本咸,
安择江与井。
如何不相入,
此意复谁省。
人心固难足,
物理偶相逞。
犹嫌取未多,
井上无闲绠。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