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宋
征骑远,
千里别沙阳。
泛碧斋傍凝翠阁,
凄云寺里印心堂。
回首意茫茫。
分水岭,
烟雨正凄凉。
南望瓯闽连海峤,
北归吴越过江乡。
极目暮云长。
李纲·宋
新雨足,
一夜满南塘。
粳稻向成初吐秀,
芰荷虽败尚馀香。
爽气入轩窗。
澄霁後,
远岫更青苍。
两部蛙声鸣鼓吹,
一天星月浸光芒。
秋色陡凄凉。
李纲·宋
新月出,
清影尚苍茫。
学扇欲生青海上,
如钩先挂碧霄傍。
星斗焕文章。
林下客,
把酒挹孤光。
斟酌嫦娥怜我老,
故窥书幌照人床。
此意自难忘。
李纲·宋
云棹远,
南浦绿波春。
日暖风和初解冻,
饵香竿袅好垂纶。
一钓得金鳞。
风乍起,
吹皱碧渊沦。
红脍斫来龙更美,
白醪酤得旨兼醇。
一醉武陵人。
李纲·宋
云岭水,
南北自分流。
触目澜翻飞雪浪,
赴溪盘屈转琼钩。
呜咽不胜愁。
归去客,
征骑远闽州。
路入江南春信未,
日行北陆冷光浮。
还揽旧貂裘。
李纲·宋
清昼永,
幽致夏来多。
远岸参差风扬柳,
平湖清浅露翻荷。
移棹钓烟波。
凉一霎,
飞雨洒轻蓑。
满眼生涯千顷浪,
放怀乐事一声歌。
不醉欲如何。
李纲·宋
烟艇稳,
浦溆正清秋。
风细波平宜进楫,
月明江静好沈钩。
横笛起汀洲。
鲈鳜美,
新酿蚁醅浮。
休问六朝兴废事,
白萍红蓼正凝愁。
千古一渔舟。
李纲·宋
木落霜清秋色霁。
菊苞渐吐金英碎。
佳节不随东去水。
谁得会。
黄花开日重阳至。
三径旧栽烟水外。
故园凝望空流泪。
香色向人如有意。
挼落蕊。
金尊满满从教醉。
李纲·宋
江上雪,
独立钓渔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
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李纲·宋
九日菊花迟,
茱萸却早。
嫩蕊浓香自妍好。
一簪华发,
只恐西风吹帽。
细看还遍插,
人忘老。
千古此时,
清欢多少。
铁马台空但荒草。
旅愁如海,
须把金尊销了。
暮天秋影碧,
云如扫。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