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
欲问梨花发,
江南信始通。
开因寒食雨,
落尽故园风。
白玉佳人死,
青铜宝镜空。
今朝两眼泪,
怨苦属衰公。
梅尧臣·宋
春泥无处所,
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
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
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
吾侪业本清。
梅尧臣·宋
四序岂常停,
寒革春寖和。
始爱衣裘轻,
相与车马过。
车马不畏远,
风埃不畏多。
到门门有槐,
槐上时鸟歌。
时鸟歌犹涩,
主人当谓何。
南开石榴轩,
中置饮酒蠃。
食桉施黄金,
馔炙厌白鹅。
汉糟槎头美,
吴羹成咄呵。
既醉或放言,
抉庄引骀它。
纵论或好辨,
排墨同孟轲。
日将将薄虞渊,
执策交相摩。
欲去举大白,
酌我苦大苛。
梅尧臣·宋
踏雪冲风驰小吏,
带霜连叶寄黄柑。
擗包欲咀牙全动,
举盏逢衰酒易酣。
书尾自题知远意,
笔头亲答厌多谈。
故人莫觅新诗卷,
都似嵇康七不堪。
梅尧臣·宋
尝从京索间,
跃马望春山。
气象归王国,
丘陵接汉关。
长榆啼鸟乱,
细草牧陂闲。
老厌行涂路,
因歌送子还。
梅尧臣·宋
朔吹卷天吼,
远郊无鸟飞。
忽惊门户白,
昨夜打窗微。
闾巷我方懒,
关山君独归。
翻能寄醇酎,
为此解寒威。
梅尧臣·宋
魏公番禺归,
逢子芜江口。
赠以越王头,
还同月支首。
割鲜为饮器,
津浆若美酒。
我独愧先生,
馔致崇师友。
应知愈饥渴,
况是怀思久。
梅尧臣·宋
马蹄践霜华,
游国归何早。
重裘不畏寒,
况复非远道。
谁言未顾期,
登第鬓如葆。
解装喜可知,
月下金壶倒。
梅尧臣·宋
摆磨万木声,
朝吼暮不止。
吹沙作云飞,
物状颜色死。
还念江上山,
落瀑鸣几里。
茅茨松竹间,
翠的门前水。
下窥石穴鱼,
出入数十尾。
是时残照微,
古路谁家子。
羸马入烟林,
区区何若此。
昔笑今已迷,
薄官正如彼。
何当归去来,
临流重洗耳。
梅尧臣·宋
粉絮先春拂面翔,
临风跃马到君堂。
县民将喜土膏起,
令尹未惊农事忙。
疾呼小吏具山酌,
便欲尽醉为诗狂。
我牵尘俗不得久,
何意更烦投夜光。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