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
笑矣乎,
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
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
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
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
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
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
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
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
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
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
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
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
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
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
笑矣乎。
宁武子,
朱买臣,
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
岂得不如佯狂人。
李白·唐
馆娃日落歌吹深。
月寒江清夜沉沉。
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
郢中白雪且莫吟。
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
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
一朝飞去青云上。
李白·唐
昔在朗陵东,
学禅白眉空。
大地了镜彻,
回旋寄轮风。
揽彼造化力,
持为我神通。
晚谒泰山君,
亲见日没云。
中夜卧山月,
拂衣逃人群。
授余金仙道,
旷劫未始闻。
冥机发天光,
独朗谢垢氛。
虚舟不系物,
观化游江濆。
江濆遇同声,
道崖乃僧英。
说法动海岳,
游方化公卿。
手秉玉麈尾,
如登白楼亭。
微言注百川,
亹亹信可听。
一风鼓群有,
万籁各自鸣。
启闭八窗牖,
托宿掣电霆。
自言历天台,
搏壁蹑翠屏。
凌兢石桥去,
恍惚入青冥。
昔往今来归,
绝景无不经。
何日更携手,
乘杯向蓬瀛。
李白·唐
我随秋风来,
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
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
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
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
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
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
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
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
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
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
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
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
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
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
山鸟飞绝处。
稠叠千万峰,
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
归来空闭关。
相思如明月,
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
早晚凌苍山。
且寄一书札,
令予解愁颜。
李白·唐
晋室昔横溃,
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
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
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
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
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
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
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
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
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
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
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
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
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
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
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
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
归入武陵源。
李白·唐
三十六离宫,
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
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
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
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
千旗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
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
宁邀襄野童。
秋暮瑶池宴,
归来乐未穷。
李白·唐
铿鸣钟,
考朗鼓。
歌白鸠,
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
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
食不咽,
性安驯。
首农政,
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
镂形赐耆人。
白鹭亦白非纯真,
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
无司晨,
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
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
不愿以为臣。
李白·唐
山高,
越水清,
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
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
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
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
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
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
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
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
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
隐居山,
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
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
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
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
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
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
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
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
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
长相思,
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
向暮春风杨柳丝。
李白·唐
本家陇西人。
先为汉边将。
功略盖天地。
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侯。
当年颇惆怅。
世传崆峒勇。
气激金风壮。
英烈遗厥孙。
百代神犹王。
十五观奇书。
作赋凌相如。
龙颜惠殊宠。
麟阁凭天居。
晚途未云已。
蹭蹬遭谗毁。
想象晋末时。
崩腾胡尘起。
衣冠陷锋镝。
戎虏盈朝市。
石勒窥神州。
刘聪劫天子。
抚剑夜吟啸。
雄心日千里。
誓欲斩鲸鲵。
澄清洛阳水。
六合洒霖雨。
万物无雕枯。
我挥一杯水。
自笑何区区。
因人耻成事。
贵欲决良图。
灭虏不言功。
飘然陟蓬壶。
惟有安期舄。
留之沧海隅。
李白·唐
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
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
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
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
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
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
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
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
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
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
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
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愆尤。
黄犬空叹息。
绿珠成衅雠。
何如鸱夷子。
散发棹扁舟。
(棹一作弄)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是指《回乡偶书二首》,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它依临黄河,远眺华山。黄鹤楼在三国时期是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