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
二桃杀三士,
讵假剑如霜。
众女妒蛾眉,
双花竞春芳。
魏姝信郑袖,
掩袂对怀王。
一惑巧言子,
朱颜成死伤。
行将泣团扇,
戚戚愁人肠。
李白·唐
忆昨鸣皋梦里还,
手弄素月清潭间。
觉时枕席非碧山,
侧身西望阻秦关。
麒麟阁上春还早,
著书却忆伊阳好。
青松来风吹古道,
绿萝飞花覆烟草。
我家仙翁爱清真,
才雄草圣凌古人,
欲卧鸣皋绝世尘。
鸣皋微茫在何处,
五崖峡水横樵路。
身披翠云裘,
袖拂紫烟去。
去时应过嵩少间,
相思为折三花树。
李白·唐
仙人十五爱吹笙,
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
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
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
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
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
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
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
一遇浮丘断不还。
李白·唐
松子栖金华,
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
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
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
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
含情欲谁待。
李白·唐
清水见白石,
仙人识青童。
安陵盖夫子,
十岁与天通。
悬河与微言,
谈论安可穷。
能令二千石,
抚背惊神聪。
挥毫赠新诗,
高价掩山东。
至今平原客,
感激慕清风。
学道北海仙,
传书蕊珠宫。
丹田了玉阙,
白日思云空。
为我草真箓,
天人惭妙工。
七元洞豁落,
八角辉星虹。
三灾荡璇玑,
蛟龙翼微躬。
举手谢天地,
虚无齐始终。
黄金满高堂,
答荷难克充。
下笑世上士,
沉魂北罗酆。
昔日万乘坟,
今成一科蓬。
赠言若可重,
实此轻华嵩。
李白·唐
黄口为人罗,
白龙乃鱼服。
得罪岂怨天,
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翦灭,
豺狼屡翻履。
悲作楚地囚,
何日秦庭哭。
遭逢二明主,
前后两迁逐。
去国愁夜郎,
投身窜荒谷。
半道雪屯蒙,
旷如鸟出笼。
遥欣克复美,
光武安可同。
天子巡剑阁,
储皇守扶风。
扬袂正北辰,
开襟揽群雄。
胡兵出月窟,
雷破关之东。
左扫因右拂,
旋收洛阳宫。
回舆入咸京,
席卷六合通。
叱咤开帝业,
手成天地功。
大驾还长安,
两日忽再中。
一朝让宝位,
剑玺传无穷。
愧无秋毫力,
谁念矍铄翁。
弋者何所慕,
高飞仰冥鸿。
弃剑学丹砂,
临炉双玉童。
寄言息夫子,
岁晚陟方蓬。
李白·唐
敬亭白云气,
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
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
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
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
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
高谈出有无。
李白·唐
金镜霾六国,
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
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山兒屼,
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
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
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
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
贤彦多逢迎。
鲁连善谈笑,
季布折公卿。
遥知礼数绝,
常恐不合并。
惕想结宵梦,
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
谬奉玉樽倾。
山阳五百年,
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
大笑喧雷霆。
落笔洒篆文,
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
五色罗华星。
秀句满江国,
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
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薙草,
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
农夫尽归耕。
广汉水万里,
长流玉琴声。
雅颂播吴越,
还如泰阶平。
小子别金陵,
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
差池相哀鸣。
各拔五色毛,
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
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
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
霜落牛渚清。
长叹即归路,
临川空屏营。
李白·唐
浮阳灭霁景,
万物生秋容。
登楼送远目,
伏槛观群峰。
原野旷超缅,
关河纷杂重。
清晖映竹日,
翠色明云松。
蹈海寄遐想,
还山迷旧踪。
徒然迫晚暮,
未果谐心胸。
结桂空伫立,
折麻恨莫从。
思君达永夜,
长乐闻疏钟。
李白·唐
大梁白云起,
飘飖来南洲。
裴回苍梧野,
十见罗浮秋。
鳌抃山海倾,
四溟扬洪流。
意欲托孤凤,
从之摩天游。
凤苦道路难,
翱翔还昆丘。
不肯衔我去,
哀鸣惭不周。
远客谢主人,
明珠难暗投。
拂拭倚天剑,
西登岳阳楼。
长啸万里风,
扫清胸中忧。
谁念刘越石,
化为绕指柔。
秋风吹胡霜,
凋此檐下芳。
折芳怨岁晚,
离别凄以伤。
谬攀青琐贤,
延我于北堂。
君为长沙客,
我独之夜郎。
劝此一杯酒,
岂惟道路长。
割珠两分赠,
寸心贵不忘。
何必儿女仁,
相看泪成行。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是指《回乡偶书二首》,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它依临黄河,远眺华山。黄鹤楼在三国时期是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