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唐
一作檀溪寻古
花伴成龙竹,
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
疑向洞中栖。
孟浩然·唐
清晓因兴来,
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
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
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
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
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
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
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
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
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
回艇夕阳晚。
孟浩然·唐
阮籍推名饮,
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
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
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
闻之谐夙心。
孟浩然·唐
石潭傍隈□[左耳旁+奥],
沙岸晓夤缘。
②
试垂竹竿钓,
果得查头鳊。
③
美人聘金错,
纤手脍红鲜。
④
因谢陆内史,
莼羹何足传。
孟浩然·唐
我行适诸越,
梦寐怀所欢。
久负独往愿,
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
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
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
春水镜湖宽。
远怀伫应接,
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
沧海去来观。
故国眇天末,
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
何时方挂冠。
孟浩然·唐
石潭傍隈隩,
沙榜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
果得查头鳊。
美人骋金错,
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
莼羹何足传。
孟浩然·唐
予奉垂堂诫,
千金非所轻。
为多山水乐,
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尚)子,
三湘吊屈平。
湖经洞庭阔,
江入新安清。
复闻严陵濑,
乃在此川路。
叠障数百里,
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
别流乱奔注。
钓矾平可坐,
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
鸟还日边树。
观奇恨来晚,
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
从兹洗尘虑。
孟浩然·唐
拂衣去何处?
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
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晏起,
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
游鱼思旧潭。
孟浩然·唐
贵贱平生隔,
轩车是日来。
青阳一觏止,
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
分亭驿骑催。
方期九日聚,
还待二星回。
孟浩然·唐
片玉来夸楚,
治中作主人。
江山增润色,
词赋动阳春。
别馆当虚敞,
离情任吐伸。
因声两京旧,
谁念卧漳滨?
回乡偶书的偶书是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是指《回乡偶书二首》,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从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顶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它依临黄河,远眺华山。黄鹤楼在三国时期是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