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明
蜀琴且勿弹,
齐竽且莫吹。
四筵并寂听,
听我《薤露》诗。
昨日七尺躯,
今日为死尸。
亲戚空满堂,
魂气安所之。
金玉素所爱,
弃捐箧笥中。
佩服素所爱,
凄凉挂悲风。
妻妾素所爱,
洒泪空房栊。
宾客素所爱,
分散各西东。
仇者自相快,
亲者自相悲。
有耳不复闻,
有目不复窥。
譬彼烛上火,
一灭无光辉。
譬彼空中云,
散去绝余姿。
人生无百岁,
百岁复如何。
谁能将两手,
挽彼东逝波。
古来英雄士,
俱已归山阿。
有酒且尽欢,
听我《薤露歌》。
刘基·明
登高丘,
望远海。
长风簸浪高于山,
蓬莱宫阙无光采。
云雾翳旸谷,
羲和安所之?
鲸鲵作队行,
鳞鬛如朱旗。
精卫衔石空有心,
口角流血天不知。
登高丘,
望远海。
弱水浩荡不可航,
一望令人玄发改。
刘基·明
采得红莲爱白莲,
双桡快转怕人先。
争知要紧翻成慢,
菱叶中间绊却船。
刘基·明
擢彼乔松,
在彼丘阿。
岁莫凄风,
飒为枯柯。
忧来伤心,
云如之何。
瞻彼昊天,
曷其有宜。
天降淫德,
铺于下国。
稻粱黍稷,
暨于螟。
不稼不穑,
寇攘以食。
哀此下民,
曷其有极。
心之忧矣,
如烹如煎。
丧乱靡底,
如渊如泉。
如彼奥草,
孔蔓以延。
呜呼昊天,
伊谁之愆。
有罻者罿,
曷施于宇。
胡罾于林,
觊彼鲂鱮。
小人所怃,
君子所与。
弗询弗犹,
曷其有愈。
君子不畏,
乱日以炽。
君子不忧,
乱日以悠。
正言谔谔,
谄言诺诺。
欢言孔怡,
丧乱所基。
邦家维车,
庶民维舆。
庶僚维服,
大臣维御。
慎尔驱驰,
俾险作夷。
无然没没,
无俾车偾。
无曰予知,
民各有思。
无曰予圣,
庶民孔竞。
无竞维德,
四方之则。
无为回遹,
以纵枉慝。
瞻彼高原,
翳翳其云。
眄彼大水,
浩矣无津。
嗷嗷飞雁,
各念尔群。
哀我人斯,
胡胥以沦。
莫高匪天,
莫明匪日。
何纤勿冒,
何昧勿晰。
维此圣人,
庶民是葵。
维彼愚人,
则各有谋。
原隰之瘁,
夫妇云之。
闾巷之呻,
君子闻之。
弗闻弗惟,
则各有思。
式谤式詈,
腑肠以离。
谷斯之秕,
农以为殃。
匪鹰匪隼,
曷云能翔。
维天有船,
不可以航。
眷言顾之,
心焉恻伤。
相彼茂草,
飞鸟依之。
淠彼深渊,
鲂鲤归之。
靡依靡归,
胡能勿悲。
我有隐忧,
人莫之知。
中途有棘,
庶民伐之。
执讯弗笃,
君子堲之。
不瞆不聋,
孰填尔聪。
靡瞻靡顾,
自贻伊瞽。
如彼沸鼎,
无增尔薪。
无从尔言,
以逖远人。
迩人营营,
远人兢兢。
弗讹尔心,
曷其有惩。
嗟尔君子,
戒慎尔止。
靡谦不光,
靡盈不毁。
维山有杞,
维泽有芷。
庶民所履,
维君子使。
陟彼高原,
维风飗飗。
靡草不凋,
无木不刘。
忧来伤心,
如焚如抽。
瞻仰昊天,
曷其有瘳。
刘基·明
倦鸟思一枝,
枥马志千里。
营营劳生心,
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钝材,
懒拙更无比。
才疏乏世用,
嗜僻惟书史。
虽非济时具,
颇识素餐耻。
既怀黎民忧,
妄意古人企。
宁知乖圆方,
举足辄伤趾。
尘埃百病侵,
贫窭万感累。
艰难幸息肩,
迟莫窃所喜。
明时登骥騄,
驽马但垂耳。
自非冀北姿,
莫羡追风驶。
便欲解衣冠,
躬耕向桑梓。
终怀葵藿恋,
不慕沮溺诡。
潜阳动原隰,
白日暧兰芷。
埘鸡戒晨明,
客子驾行李。
萦纡越巘崿,
浩荡涉风水。
淹留具区北,
信宿沧江圯。
维时连年歉,
道路多流徙。
官司职抚字,
黔首皆赤子。
陈红太仓米,
丰年所储偫。
为民备乏困,
朝廷岂私此。
推余补不足,
兹实王政始。
臣子宜奉承,
天威不违咫。
奈何簿书曹,
暴慢蔑至理。
苟云出纳吝,
当闵觳觫死。
呜呼草莽露,
惨恻沟渎委。
闻之犹鼻酸,
见者宜颡泚。
逾淮入大河,
凄凉更难视。
黄沙渺茫茫,
白骨积荒藟。
哀哉耕食场,
尽作狐兔垒。
太平戢干戈,
景物未应尔。
意者斯人徒,
纵欲扰天纪。
鬼神赫震怒,
咎戾良有以。
去年人食人,
不识弟与姊。
至今盗贼辈,
啸聚如蜂蚁。
长戈耀白雪,
健马突封豕。
岂惟横山泽,
已敢剽城市。
途行绝稀少,
空车但墙倚。
身行须结集,
一寐四五起。
牧民岂无人,
司寇亦有氏。
阵车不驱驰,
大田无耒耜。
邦家禄食恩,
岂为臣奉己。
山东古要地,
燕赵犹唇齿。
况兹南北冲,
津梁通远迩。
属当全盛时,
四海同一轨。
庙堂多稷契,
振举无遗弛。
勿云疥癣微,
不足成疮痏。
滔天起滥觞,
炎冈发星烜。
虞朝有分北,
汉庭烦直指。
农夫植嘉谷,
所务诛稂秕。
耕耘苟失时,
雨露空沾洒。
威怀岂异任,
守令职非痺。
端能慎黜陟,
此辈何足弭。
故乡隔山川,
前途塞荆枳。
青徐气萧索,
河济俱泥滓。
痛哭贾生狂,
长叹漆室悝。
何当天门开,
清问逮下里。
刘基·明
怀香体虚柔,
本自南土出。
毛芒散纤叶,
旖旎怯朝日。
芳菲挺众卉,
辛美更无匹。
况能已疝瘘,
兼理肠胃疾。
种之近庭阶,
离离看新茁。
驱童斩竹枝,
扶植待秋实。
常恐风雨恶,
摧折伤弱质。
蒺藜生道傍,
延蔓何绵密。
岂无荷锄人,
夕薙旦已出。
上天意何如,
感叹靡终毕。
松柏多斧斤,
山林日萧瑟。
刘基·明
夜发高唐湾,
旦及东昌郭。
乔树拂疏星,
霜飞月将落。
仰观天宇清,
平见原野廓。
白杨号悲风,
蔓草杳漠漠。
但见荆棘丛,
白骨翳寒箨。
圣道悬日月,
斯人非虺蝁。
教养既迷方,
欲炽性乃凿。
展季骨已朽,
清风散藜藿。
弦歌灭遗音,
茧丝尽笼络。
鸱啸魍魉凭,
螽鸣草虫跃。
遂令一变姿,
化为跖与蹻。
况闻太行东,
水旱荐为虐。
饥氓与暴客,
表里相倚着。
赈恤付群吏,
所务惟刻削。
征讨乏良谋,
乃反恣剽掠。
坐令参苓剂,
翻成毒肠药。
今年秋租登,
行止稍有托。
余波尚披頠,
未敢开一噱。
但恐习俗成,
何由返初昨。
藩宣有重寄,
胡不慎远略。
往者谅难追,
来者犹可作。
歌诗附里谣,
大猷希圣莫。
刘基·明
槟榔红白文,
包以青扶留。
驿吏劝我食,
可已瘴疠忧。
初惊刺生颊,
渐若戟在喉。
纷纷花满眼,
岑岑晕蒙头。
将疑误腊毒,
复想致无由。
稍稍热上面,
轻汗如珠流。
清凉彻肺腑,
粗秽无纤留。
信知殷王语,
瞑眩疾乃瘳。
三复增永叹,
书之遗朋俦。
刘基·明
鸡鸣戒晨装,
上马见初日。
露泫叶尚俯,
雾重山未出。
客途得霁景,
缓步非纵佚。
矧兹岁有秋,
高下俱颖栗。
牛羊散原野,
鹅鸭满阡术。
怀抱既夷旷,
神情自清谧。
寒花蔓篱落,
候虫响蒙密。
霞标青枫林,
雪绽乌桕实。
幽览虽云遽,
佳趣领已悉。
我行固无期,
况乃尘事毕。
刘基·明
秋郊一杯酒,
握手念将离。
落日照野水,
凉风生树枝。
今朝重相忆,
青山如旧时。
鬓毛非松柏,
争得不成丝。
《春晓》是描写春天早晨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季,在一天清晨,也就是日出前后的时刻。
古诗春晓,村居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东风纸鸢春晓【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诗句秦汉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四类。
出塞表达了诗人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