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宋
帖中书督字,
法当为笃,
世间岂有不识字参寥子耶。
应世以文,
特师以文,
特师之粗,
于此乎何拘,
维以观其书。
岳珂·宋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
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
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
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
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
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
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
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
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岳珂·宋
群贤修禊,
书法遂东。
永欣之传,
盛于越中。
褚虽莫留,
犹有远公。
至今千岩,
飒然清风。
岳珂·宋
辛伯有言,
并后乱后。
惟圣齐家,
知益知损。
臣得此书,
反其三隅。
一卷之藏,
于昭宸谟。
岳珂·宋
文康之学导其源,
文定之学濬其流。
三世之帖俱传于予家,
其亦足以见植槐之志,
而占良冶之裘也欤。
岳珂·宋
天分三百六十度,
巧历难窥本在奇。
万世机缄发龙卧,
六军偏伍漫鱼丽。
常山变化徒言用,
斜谷崎岖不遇时。
积石平沙人不识,
尽从{左革右未}{左革右曷}说行师。
岳珂·宋
温纯如玉绝纤瑕,
惊坐何人指孟嘉。
策马殿军劳不伐,
舍鱼取义理无差。
读碑襄水真为谷,
守垒房陵忍雇家。
乡国不妨动归兴,
天津八月却随楂。
岳珂·宋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
多公题扁,
予熟其体矣。
而今见其帖,
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
岂所施有异,
而笔法亦随以变。
遒而不流于介,
婉而不失其健,
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岳珂·宋
纤尘不动月流空,
云绕昆仑想合宫。
蝉冕侍祠三事列,
鸡竿赐赦九州同。
裁仪丙已尊容典,
肇祀庚寅识圣功。
田野老臣察天意,
夜深频起候西风。
岳珂·宋
情叶事之宜,
笔力亦称之。
虽得于歙水之湄,
然望而识其为苕溪也。
岳珂·宋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雇景物,
为尔老南徐。
考乎此篇,
则出无晴雨之待,
观无阴霁之殊。
昼呼竹舆,
暮咏归涂。
既不舍于斯须,
共必迩于海岳之故庐。
如曰易砚山之宝储,
登楼平章,
维王及苏,
自西徂乐,
乃犹奠居。
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
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岳珂·宋
伟王人之典学,
本天纵之多能。
续六艺之绝业,
环诸儒而讲明。
璧跗蔚其流芳,
琼字焕其腾英。
居蠖濩而储精,
炳龟龙而效灵。
岁嘉定之辛已,
历九闰而时乘。
旦孜孜而忘倦,
志兢兢而靡矜。
诗三百有五篇,
沃帝心而日聆。
俨露门之未竟,
已云章之满籯。
繄是诗之四章,
首二南而仪刑。
凡家齐而国治,
本大学之为经。
自求贤而审官,
见济济之以宁。
越染翰之虽同,
兹注意之实形。
昔德寿之在御,
尝史汉之留情。
传复古之奇迹,
亦流辉于古荆。
有词臣曰万里,
亟再拜而震惊。
谓缝掖之所难,
而帝王之躬行。
今宝章之诞贲,
知祖武之克绳。
殆家法之相似,
联自检于宫庭。
眇周行之下走,
方虺聩而于征。
竦昭回之景光,
愧抱椠之余生。
览盈咫之昭华,
想绎纯于九成。
得猗那而藏焉,
尚厅瑟之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