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彤史年来不绝书,
三朝德化妇承姑。
宫中侍女减珠翠,
雪里贫民得裤襦。
苏轼·宋
上林珍木暗池台,
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
时於粽里得杨梅。
苏轼·宋
闵楚遗风万古情,
沅湘旧俗到金明。
翠舆黄繖何时幸,
画鷁飞凫尽日横。
苏轼·宋
边庭无事羽书稀,
闲遣词臣进小诗。
共助至尊歌喜事,
今年春日得春衣。
苏轼·宋
荔子无几何,
黄甘遽如许。
迁臣不惜日,
恣意移寒暑。
层巢俯云木,
信美非吾土。
草芳自有时,
鶗鴃何关汝。
苏轼·宋
培塿无松柏,
驾言此焉游。
读书与意会,
却扫可忘忧。
尺蠖以时屈,
其伸亦非求。
得归良不恶,
未归且淹留。
苏轼·宋
下居近流水,
小巢依岭岑。
终日数椽间,
但闻鸟遗音。
炉香入幽梦,
海月明孤斟。
鹪鹩一枝足,
所恨非故林。
苏轼·宋
粤岭风俗殊,
有疾时勿药。
束带趋房祀,
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
奴至洽觞酌。
呻吟殊未已,
更把鸡骨灼。
苏轼·宋
粤女市无常,
所至辄成区。
一日三四迁,
处处售虾鱼。
青裙脚不袜,
臭味猿与狙。
孰云风土恶?
白洲生绿珠。
苏轼·宋
旧时日南郡,
野女出成群。
此去尚应远,
东风已如云。
蚩氓托丝布,
相就通殷勤。
可怜秋胡子,
不遇卓文君。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