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高才晚岁终难进,
勇退当年正急流。
不独二疏为可慕,
他时当有景孙楼。
苏轼·宋
漱石先生难可意,
啮毡校尉久无朋。
应知客路愁无奈,
故遣吟诗调李陵。
苏轼·宋
云雨休排神女车,
忠州老病畏人夸。
诗豪正值安仁在,
空看河阳满县花。
苏轼·宋
胶西未到吾能说,
桑柘禾麻不见春。
不羡京尘骑马客,
羡他淮月弄舟人。
苏轼·宋
此境眼前聊妄想,
几人林下是真休。
我今心似一潭月,
君已身如万斛舟。
看画题诗双鹤鬓,
归田送老一羊裘。
明年兼与士龙去,
万顷苍波没两鸥。
苏轼·宋
嗟余亦何幸,
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
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
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龠,
蚩尤守其卢。
乘闲窃掀搅,
沙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
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
皎皎如芙渠。
千岁厌世去,
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
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
幽忧吾未除。
苏轼·宋
琉璃击碎走金丹,
无复神光发旧坛。
时有世人来舐鼎,
欲随鸡犬事刘安。
苏轼·宋
人去山空鹤不归,
丹亡鼎在世徒悲。
可怜九转功成後,
却把飞升乞内芝。
苏轼·宋
不用长愁挂月村,
槟榔生子竹生孙。
新巢语燕还窥砚,
旧雨来人不到门。
春水芦根看鹤立,
夕阳枫叶见鸦翻。
此生念念随泡影,
莫认家山作本元。
苏轼·宋
春江欲入户,
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
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
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
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
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
死灰吹不起。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