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海风吹浪去无边,
倏忽凝为万顷田。
五月凉尘渴入肺,
不知价值几多钱。
苏轼·宋
万石千钧积累成,
未应忽此一毫轻。
寒松瘦竹元清劲,
昨夜分明闻折声。
苏轼·宋
高下横斜薄又浓,
破窗疏户苦相攻。
莫言造物浑无意,
好丑都来失旧容。
苏轼·宋
示病维摩元不病,
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
且尽卢仝七碗茶。
苏轼·宋
每见田园辄自招,
倦飞不拟控扶摇。
共疑杨恽非锄豆,
谁信刘章解立苗。
老去尚贪彭泽米。
梦归时到锦江桥。
宦游莫作无家客,
举族长悬似细腰。
苏轼·宋
怪此花枝怨泣,
托君诗句名通。
凭将草木记吴风。
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
谤花面有惭红。
知君却是为情秾。
怕见此花撩动。
苏轼·宋
轻云微月。
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公子佳人,
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
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
长作东南别。
苏轼·宋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
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
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
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
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
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
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
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
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
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
即俗所谓石鼻寨也,
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
宝鸡火作,
相去三十里,
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
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
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
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
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
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
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
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
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
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
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
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
县有董卓城,
其城象长安,
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
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
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
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
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
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
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
相传云,
军行鸣鼓角过山下,
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
以今岁旱,
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
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
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
以近山地美,
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
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
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
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
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
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
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
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
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
有殿。
)邂逅逢佳士,
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
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
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
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
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
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
循终南而西,
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
)尹生犹有宅,
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
登仙往事悠。
驭风归汗漫,
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
瑶琴系马鞦。
不辞山寺远,
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
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
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
)警蒙密,
登坡费挽搂。
乱峰攙似槊,
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
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
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
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
洗耳叹无由。
(是日游崇圣观,
俗所谓楼观也,
乃尹喜旧宅,
山脚有授经台尚在。
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
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
抱琴见送至寺,
作《鹿鸣》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观,
观后上小山,
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
南入黑水谷,
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
倚峻峰,
面清溪,
树林深翠,
怪石不可胜数。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
不得其底,
以瓦砾投之,
翔扬徐下,
食顷乃不见,
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兴寺,
寺中有玉女洞,
洞中有飞泉甚甘,
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
又明日乃至府。
)忽忆寻蟆培,
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
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旁饮,
无人自献酬。
(昔与子由游虾蟆培,
方冬,
洞中温温如二三月。
)
苏轼·宋
多病休文都瘦损,
不堪金带垂腰。
望湖楼上暗香飘。
和风春弄袖,
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
隐床无限更潮。
佳人不见董娇饶。
徘徊花上月,
空度可怜宵。
苏轼·宋
衣中甲厚行何惧,
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
脐脂自照不须灯。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