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昨夜霜风入裌衣,
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
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
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二谢无人继,
直恐君诗胜义熙。
(二谢従宋武帝九日燕戏马台。
)
苏轼·宋
山苍苍,
水茫茫,
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
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
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
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
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轼·宋
沈郎清瘦不胜衣,
边老便便带十围。
躞蹀身轻山上走,
欢呼船重醉中归。
舞腰似雪金钗落,
谈辩如云玉麈挥。
忆在钱塘正如此,
回头四十二年非。
苏轼·宋
千戈万槊拥篦篱,
九日清樽岂复持。
(是日南都敕使按兵。
)官事无穷何日了,
菊花有信不吾欺。
逍遥琼馆真堪羡,
取次尘缨未可縻。
迨此暇时须痛饮,
他年长剑拄君颐。
苏轼·宋
居士身心如槁木,
旅馆孤眠体生粟。
谁能相思琢白玉,
服药千朝偿一宿。
天寒日短银灯续,
欲往従之车脱轴。
何人吹断参差竹,
泗水茫茫鸭头绿。
苏轼·宋
两见黄花扫落英,
南山山寺遍题名。
宗成不独依岑范,
鲁卫终当似弟兄。
去岁云涛浮汴泗,
与君泥土满衣缨。
如今别酒休辞醉,
试听双洪落后声。
苏轼·宋
霜叶投空雀啄篱,
上楼筋力强扶持。
对花把酒未甘老,
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
多才终恐世相縻。
请看平日衔杯口,
会有金椎为控颐。
苏轼·宋
古寺长廊院院行,
此轩偏慰旅人情。
楚山西断如迎客,
汴水南来故绕城。
路失玉钩芳草合,
林亡白鹤古泉清。
淡游何以娱庠老,
坐听郊原琢磬声。
竹杖芒鞋取次行,
下临官道见人情。
天寒菽粟犹栖亩,
日暮牛羊自入城。
沽酒独教陶令醉,
题诗谁似皎公清。
更寻陋巷颜夫子,
乞取微言继此声。
苏轼·宋
吴越溪山兴未穷,
又扶衰病过垂虹。
浮天自古东南水,
送客今朝西北风。
绝境自忘千里远,
胜游难复五人同。
舟师不会留连意,
拟看斜阳万顷红。
二子缘诗老更穷,
人间无处吐长虹。
平生睡足连江雨,
尽日舟横擘岸风。
人笑年来三黜惯,
天教我辈一樽同。
知君欲写长想忆,
更送银盘尾鬣红。
苏轼·宋
岁月翩翩下坂轮,
归来杏子已生仁。
深红落尽东风恶,
柳絮榆钱不当春。
火冷饧稀杏粥稠,
青裙缟袂饷田头。
大夫行役家人怨,
应羡居乡马少游。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