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十载漂然未可期,
那堪重作看花诗。
门前恶语谁传去,
醉后狂歌自不知。
刺舌君今犹未戒,
灸眉我亦更何辞。
相従痛饮无余事,
正是春容最好时。
苏轼·宋
儿童拍手闹黄昏,
应笑山公醉习园。
纵使先生能一石,
主人未肯独留髡。
不肯惺惺骑马回,
玉山知为玉人颓。
紫云有语君知否,
莫唤分司御史来。
苏轼·宋
清明初过酒阑珊,
折得奇葩晚更妍。
春色岂关吾辈事,
老狂聊作座中先。
醉吟不耐欹纱帽,
起舞従教落酒船。
结习渐消留不住,
却须还与散花天。
苏轼·宋
壁间一轴烟萝子,
盆里千枝锦被堆。
惯与先生为酒伴,
不嫌刺史亦颜开。
纤纤入麦黄花乱,
飒飒催诗白雨来。
闻道君家好井水,
归轩乞得满瓶回。
苏轼·宋
去国光阴春雪消,
还家踪迹野云飘。
功名正自妨行乐,
迎送才堪博早朝。
虽去友朋亲吏卒,
却辞谗谤得风谣。
明年我亦江东去,
不问繁华与寂寥。
苏轼·宋
我生固多忧,
肉食常苦墨。
轩然就一笑,
犹得好饮力。
闻君过云龙,
对酒两静默。
急携清歌女,
山郭及未昃。
一欢难力致,
邂逅有胜特。
喧蜂集晚花,
乱雀啅丛棘。
山人乐此耳,
寂寞谁侍侧。
何当求好人,
聊使治要襋。
使君自孤愤,
此理谁相直。
不如学养生,
一气服千息。
苏轼·宋
雨足谁言春麦短,
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
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
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
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
急扫风轩炊麦饭。
(徐州所出。
)伏波论兵初矍铄,
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従事亦学道,
不恤肠空夸脑满。
问羊他日到金华,
应许相将游阆苑。
(黄初平之兄,
寻其弟于金华山。
)
苏轼·宋
大杏金黄小麦熟,
堕巢乳鹊拳新竹。
故将俗物恼幽人,
细马红妆满山谷。
提壶劝酒意虽重,
杜鹃催归声更速。
酒阑人散却关门,
寂历斜阳挂疏木。
苏轼·宋
汴泗绕吾城,
城坚如削铁。
中有李临淮,
号令肝胆裂。
古来彭城守,
未省怕恶客。
恶客云是谁,
祥符相公孙。
是家豪逸生有种,
千金一掷颇黎盆。
连车载酒来,
不饮外酒嫌其村。
子有千瓶酒,
我有万株菊。
任子满头插,
团团见花不见目。
醉中插花归,
花重压折轴。
问客何所须,
客言我爱山。
青山自绕郭,
不要买山钱。
此外有黄楼,
楼下一河水。
美哉洋洋乎,
可以疗饥并洗耳。
彭城之游乐复乐,
客恶何如主人恶。
苏轼·宋
归舟转河曲,
稍见楚山苍。
候吏来迎客,
吴音已带乡。
言従谢康乐,
先献鲁灵光。
已击三千里,
何须四十强。
风流半刺史,
清绝校书郎。
到郡诗成集,
寻溪水溅裳。
芒鞋随采药,
茧纸记流觞。
海静蛟鼍出,
山空草木长。
宦游无远近,
民事要更尝。
愿子传家法,
他年请尚方。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