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采药壶公处处过,
笑看金狄手摩挲。
老人大父识君久,
造物小儿如子何。
寒尽山中无历日,
雨斜江上一渔蓑。
神仙护短多官府,
未厌人间醉踏歌。
苏轼·宋
归山岁月苦无多,
尚有丹砂奈老何。
绣谷只应花自染,
镜潭长与月相磨。
君方傍海看初日,
我已横江击素波。
人不我知斯我贵,
不须雷雨起龙梭。
苏轼·宋
平生长物扰天真,
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
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
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
暮年家口若为亲。
苏轼·宋
诵诗得非子夏学,
紬史正作丘明书。
天公戏人亦薄相,
略遣幻医生明珠。
赖君年来屏鲜腴,
百千灯光同一如。
书成自写蝇头表,
端就君王觅镜湖。
苏轼·宋
竹椽茅屋半摧倾,
肯向蜂窠寄此生。
长恐波头卷室去,
欲将船尾载君行。
小诗试拟孟东野,
大草闲临张伯英。
消遣百年须底物,
故应怜我不归耕。
苏轼·宋
密云今日破郊西,
疏雨潇潇未作泥。
要及清闲同笑语,
行看衰病费扶携。
花前白酒倾云液,
户外青骢响月题。
不用临风苦挥泪,
君家自与竹林齐。
(贡父诗中有不及与其兄原父同时之叹,
然其兄子仲冯今为起居舍人。
)
苏轼·宋
君先鲁东家,
门户照千古。
文章固应尔,
须鬣余似处。
虽非蒙倛状,
尚有历国苦。
诵书口澜翻,
布谷杂杜宇。
十年困奔走,
栉沐饱风雨。
吾道其非耶,
野处岂兕虎。
灞陵闲老将,
柏直口尚乳。
自君兄弟还,
鼎立知有补。
蓬山耆旧散,
故事谁删去。
来迎冯翊传,
出饯会稽组。
吾犹及前辈,
诗酒盛册府。
愿君唱此风,
扬觯斯杜举。
苏轼·宋
二圣忧勤忘寝食,
百神奔走会风云。
禁林夜直鸣江濑,
清洛朝回起縠纹。
梦觉酒醒闻好句,
帐空簟冷发余薰。
秋来定有丰年喜,
剩作新诗准备君。
苏轼·宋
明窗畏日晓先暾,
高柳鸣蜩午更喧。
笔老新诗疑有物,
心空客疾本无根。
隔墙我亦眠风榻,
上马君先锁月轩。
共喜早归三伏近,
解衣盘礴亦君恩。
苏轼·宋
要知西掖承平事,
记取刘郎种竹初。
旧德终呼名字外,
后生谁续笑谈余。
(昔李公择种竹馆中,
戏语同舍,
后人指此竹,
必云李文正手植。
贡父笑曰:文正不独系笔,
亦知种竹耶?
时有笔工李文正。
)成阴障日行当见,
取笋供庖计已疏。
白首林间望天上,
平安时报故人书。
(李卫公北都童子寺竹,
寺僧日报平安。
)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