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七年来往我何堪,
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
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
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
半岩花雨落毵毵。
投章献策谩多谈,
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
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
瘴疠幽居弄晚岚。
従此西风庾梅谢,
却迎谁与马毵毵。
山林瘴雾老难堪,
归去中原茶亦甘。
有命谁怜终反北,
无心却笑亦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
脾病萦缠带岭岚。
赖有祖师清净水,
尘埃一洗落毵毵。
苏轼·宋
君不登郎省,
还应上谏坡。
才高殊未识,
岁晚幸无他。
枥马羸难出,
邻鸡冻不歌。
寒炉余几火,
灰里拨阴何。
惊人得佳句,
或以傲王公。
处士还清节,
滑稽安足雄。
深沉似康乐,
简远到安丰。
一点无俗气,
相期林下风。
欲舞腰身柳一窠,
小梅催拍大梅歌。
舞余片片梨花落,
争奈当涂风物何。
苏轼·宋
人事千头及万头,
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
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
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
休宿浔阳旧酒楼。
苏轼·宋
古来静治得清闲,
我愧真常也一班。
举酒东荣挹江海,
回樽落日劝湖山。
平生倾盖悲欢里,
早晚抽身簿领间。
笑指西南是归路,
倦飞弱羽久知还。
苏轼·宋
绣帘朱户未曾开,
谁见梅花落镜台。
试问高吟三十韵,
?
俗云检验死秀才衣带上,
有诗三十韵。
?
何如低唱两三杯。
?
世传陶谷学士买得党太尉家故妓,
遇雪,
陶取雪水烹团茶,
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
”妓曰:“彼粗人安有此景,
但能于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
吃羊羔儿酒耳。
”陶默然愧其言。
?
莫嫌衰鬓聊相映,
须得纤腰与共回。
知道文君隔青琐,
梁园赋客敢言才。
?
聊答来句,
义取妇人而已,
罪过,
罪过。
?
苏轼·宋
柳絮飞时笋箨斑,
风流二老对开关。
雪芽我为求阳羡,
乳水君应饷惠山。
竹簟水风眠昼永,
玉堂制草落人间。
应容缓急烦闾里,
桑柘聊同十亩闲。
苏轼·宋
西南归路远萧条,
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
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
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
此身无计老渔樵。
苏轼·宋
三朝出处共雍容,
岁晚交情见二公。
乘兴不辞千里远,
放怀还喜一樽同。
嘉谋定国垂青史,
盛事传家有素风。
自顾缨尘犹未濯,
九霄终日羡冥鸿。
苏轼·宋
琴上遗声久不弹,
琴中古意本长存。
苦心欲记常迷旧,
信指如归自着痕。
应有仙人依树听,
空教瘦鹤舞风骞。
谁知千里溪堂夜,
时引惊猿撼竹轩。
?
过终南日,
令道士赵宗有弹琴溪堂。
?
苏轼·宋
反观皆自直,
相诋竟谁谀。
事过始堪笑,
梦中今了无。
珍材尚空谷,
疲马正长途。
未识造化意,
茫然同一炉。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