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坐看奔湍遶石楼,
使君高会百无忧。
三犀窃鄙秦太守,
八咏聊同沈隐侯。
苏轼·宋
山茶相对阿?
一作本?
谁栽,
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
一作见?
,
烂红如火雪中开。
苏轼·宋
白鹊楼前翟作堆,
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
不寄梅花远信来。
苏轼·宋
朱楼深处日微明,
皂盖归时酒半醒。
薄暮渔樵人去尽,
碧溪青嶂遶螺亭。
苏轼·宋
涛头寂寞打城还,
章贡台前暮霭寒。
倦客登临无限思,
孤云落日是长安。
苏轼·宋
使君那暇日参禅,
一望丛林一怅然。
成佛莫教灵运後,
著鞭从使祖生先。
苏轼·宋
却从尘外望尘中,
无限楼台烟雨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
只寻孤塔主西东。
苏轼·宋
云烟缥缈郁孤台,
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
绛宫明灭是蓬莱。
苏轼·宋
回峰乱嶂郁参差,
云外高人世得知。
谁向空山弄明月,
山中木客解吟诗。
苏轼·宋
长洪斗落生跳波,
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
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
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
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
但见流沫生千涡。
嶮中得乐虽一快,
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
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
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
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岩边苍石上,
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
造物虽驶如吾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
多言譊譊师所呵。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