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闭户端居念独深,
小轩朱槛忆同临。
燎须谁识英公意,
黄发聊知子建心。
已托西风传绝唱,
且邀明月伴孤斟。
他时内集应呼我,
下客先判醉堕簪。
苏轼·宋
幽居有古意,
义井分西墙。
谁云三伏热,
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
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
逡巡味尤长。
苏轼·宋
诗人故多感,
花发忆两京。
石榴有正色,
玉树真虚名。
粲粲秋菊花,
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
缬蕊两鲜明。
苏轼·宋
东斋手植柏,
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
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
新枝出余僵。
年来此怀抱,
岂复惊凡亡。
苏轼·宋
先生饭土塯,
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
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
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
一身寄天涯。
苏轼·宋
新居已覆瓦,
无复风雨忧。
桤栽与笼竹,
小诗亦可求。
尚欲烦贰师,
刺山出飞流。
应须凿百尺,
两绠载一牛。
苏轼·宋
采秀撷群芳,
争储百药良。
太医初荐艾,
庶草验蕃昌。
苏轼·宋
西槛新来玉宇风,
侍臣茗碗得雍容。
庭槐似识天颜喜,
舞破清阴作两龙。
苏轼·宋
微凉生殿阁,
习习满皇都。
试问吾民愠,
南风为解无。
苏轼·宋
讲余交翟转回廊,
始觉深宫夏日长。
扬子江心空百链,
只将无逸监兴亡。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