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钓艇归时菖叶雨,
缲车鸣处栋花风。
长江昔日经游地,
尽在如今梦寐中。
苏轼·宋
北望飞尘苦昼霾,
洗心聊复寄东斋。
珍禽声好犹思越,
野橘香清未过淮。
有信微泉来远岭,
无心明月转空阶。
一官仓廋真堪老,
坐看松根络断崖。
苏轼·宋
门前歌舞斗分朋,
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
始知无尽本无灯。
苏轼·宋
荦确何人似退之,
意行无路欲从谁。
宿云解驳晨光漏,
独见山红涧碧时。
苏轼·宋
近别不改容,
远别涕沾胸。
咫尺不相见,
实与千里同。
人生无离别,
谁知恩爱重。
始我来宛丘,
牵衣舞儿童。
便知有此恨,
留我过秋风。
秋风亦已过,
别恨终无穷。
问我何年归?
我言岁在东。
离合既循环,
忧喜迭相攻。
语此长太息,
我生如飞蓬。
多忧发早白,
不见六一翁。
苏轼·宋
家有粗险石,
植之疏竹轩。
人皆喜寻玩,
吾独思弃捐。
以其无所用,
晓夕空崭然。
碪础则甲斮,
砥砚乃枯顽。
于缴不可碆,
以碑不可镌。
凡此六用无一取,
令人争免长物观。
谁知兹石本灵怪,
忽从梦中至吾前。
初来若奇鬼,
肩股何孱颜。
渐闻{左石右宫}{左石右隆}声,
久乃辨其言。
云我石之精,
愤子辱我欲一宣。
天地之生我,
族类广且蕃。
子向所称用者六,
星罗雹布盈溪山。
伤残破碎为世役,
虽有小用乌足贤。
如我之徒亦甚寡,
往往挂名经史间。
居海岱者充禹贡,
雅与铅松相差肩。
处魏榆者白昼语,
意欲警惧骄君悛。
或在骊山拒强秦,
万牛汗喘力莫牵。
或从扬州感卢老,
代我问答多雄篇。
子今我得岂无益,
震霆凛霜我不迁。
雕不加文磨不莹,
子盍节概如我坚。
以是赠子岂不伟,
何必责我区区焉。
吾闻石言愧且谢,
丑状炊去不可攀。
骇然觉坐想其语,
勉书此诗席之端。
苏轼·宋
石耳峰头路接天,
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卢山水,
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
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
野鹤昂藏未是仙。
苏轼·宋
小院朱阑几曲,
重城画鼓三通。
更看微月转光风。
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
皂罗半插斜红。
灯花零落酒花秾。
妙语一时飞动。
苏轼·宋
金炉犹暖麝煤残。
惜香更把宝钗翻。
重闻处,
余熏在,
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逢山。
更将沈水暗同然。
且图得,
氤氲久,
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苏轼·宋
鸟噪猿呼昼闭门,
寂寥谁识古皇尊。
青牛久已辞辕轭,
白鹤时来访子孙。
山近朔风吹积雪,
天寒落日淡孤村。
道人应怪游人众,
汲尽阶前井水浑。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