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掖垣老吏识郎君,
并辔天街两绝尘。
汗血固应生有种,
夜光那复困无因。
岂知西省深严地,
也著东坡病瘦身。
免使谪仙明月下,
狂歌对影只三人。
苏轼·宋
才大古难用,
论高常近迂。
君看赵魏老,
乃为滕大夫。
浮云无根蒂,
黄潦能须臾。
知经几成败,
得见真贤愚。
羽旄照城阙,
谈笑安边隅。
当年老使君,
赤手降於菟。
诸郎更何事,
折箠鞭其雏。
吾知邓平叔,
不斗月支胡。
苏轼·宋
华山东麓秦遗民,
当时依山来避秦。
至今风俗含古意,
柔桑渌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
争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来,
欲饮三堂无事酒。
三堂本来一事无,
日长睡起闻投壶。
床头砚石开云月,
涧底松根劚雪腴。
山棚盗散人安寝,
劝买耕牛发陈廪。
归来只作水衡卿,
我欲携壶就君饮。
苏轼·宋
君为江南英,
面作河朔伟。
人间一好汉,
谁似张长史。
上书苦留君,
言拙辄报已。
置之勿复道,
出处俱可喜。
攀舆共六尺,
食肉飞万里。
谁言远近殊,
等呈朝廷美。
遥知送别处,
醉墨争淋纸。
我以病杜门,
商颂空振履。
后会知何日,
一欢如覆水。
善保千金躯,
前言戏之耳。
苏轼·宋
十年江海寄浮沉,
梦绕江南黄苇林。
谁谓风流贵公子,
笔端还有五湖心。
苏轼·宋
千里黄流失故居,
年来赤地到青徐。
遥闻争诵十行语,
无异亲巡六尺舆。
精贯天人一言足,
云兴岳渎万灵趋。
爱君谁似元和老,
贺雨诗成即谏书。
苏轼·宋
绿暗初迎夏,
红残不及春。
魏花非老伴,
卢橘是乡人。
井落依山尽,
岩崖发兴新。
岁寒君记取,
松雪看苍鳞。
苏轼·宋
鹅溪清丝清如冰,
上有千岁交枝藤。
藤生谷底饱风雪,
岁晚忽作龙蛇升。
嗟我虽为老侍従,
骨寒只爱布与缯。
床头锦衾未还客,
坐觉芒刺在背膺。
岂如髯卿晚乃贵,
福禄正似川方增。
醉中倒著紫绮裘,
下有半臂出缥绫。
封题不敢妄裁剪,
刀尺自有佳人能。
遥知千骑出清晓,
积雪未放游尘兴。
白须红带柳丝下,
老弱空巷人相登。
但放奇纹出领袖,
吾髯虽老无人憎。
苏轼·宋
妙供来香积,
珍烹具大官。
拣芽分雀舌,
赐茗出龙团。
晓日云庵暖,
春风浴殿寒。
聊将试道眼,
莫作两般看。
苏轼·宋
黑月在浊水,
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
梨枣无従生。
何时反吾真,
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
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
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
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
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
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
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
独控横江鲸。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