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仲君岂弟多学,
王子清修寡言。
病后空惊鹤瘦,
时来或作鹏骞。
海角烦君远访,
江源与我同来。
剩作数诗相送,
莫教万里空回。
三人一旦同行,
(二子与秦少章同寓高斋,
复同舟北行。
)留下高斋月明。
遥想扁舟京口,
尚余孤枕潮声。
更欲留君久住,
念君去国弥年。
空使犀颅玉颊,
长怀髯舅凄然。
为予远致殷勤,
瑞草桥边老人。
红带雅宜华发,
白醪光泛新春。
(老人,
王庆源也。
)
苏轼·宋
斜风细雨到来时,
我本无家何处归。
仰看云天真蒻笠,
旋收江海入蓑衣。
苏轼·宋
丑石半蹲山下虎,
长松倒卧水中龙。
试君眼力看多少,
数到云峰第几重。
苏轼·宋
渊明形神自我,
乐天身心相物。
而今月下三人,
他日当成几佛。
苏轼·宋
汉廷九尺人,
谁似老方朔。
那将一寸金,
令足三冬学。
饷鱼欲自洗,
鳞尾光卓荦。
我是骑鲸手,
聊堪充鹿角。
苏轼·宋
一士千金未易偿,
我従陈赵两欧阳。
举鞭拍手笑山简,
只有并儿一葛强。
苏轼·宋
澹月倾云晓角哀,
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
默数淮中十往来。
苏轼·宋
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千章杞梓阴云天,
樗散谁收老郑虔。
喜气到君浮白里,
丰年及我挂冠前。
令严钟鼓三更月,
野宿貔貅万灶烟。
太息何人知帝力。
归来金帛看赪肩。
苏轼·宋
玉关不用一丸泥,
自有长城鸟鼠西。
剩与故人寻土物,
腊糟红曲寄驼蹄。
多买黄封作洗泥,
使君来自陇山西。
高才得兔人人羡,
争欲寻踪觅旧蹄。
苏轼·宋
乞郡三章字半斜,
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
待赐头纲八饼茶。
(尚书学士得赐头纲龙茶一斤,
八饼,
今年纲到最迟。
)梦绕吴山却月廊,
白梅卢橘觉犹香。
(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
寺中多白杨梅、卢橘。
)会稽且作须臾意,
従此归田策最良。
东南此去几时归,
倦鸟孤飞岂有期。
断送一生消底物,
三年光景六篇诗。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