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园中有鹤驯可呼,
我欲呼之立坐隅。
鹤有难色侧睨予,
岂欲臆对如鵩乎。
我生如寄良畸孤,
三尺长胫阁瘦躯。
俯啄少许便有余,
何至以身为子娱。
驱之上堂立斯须,
投以饼饵视若无。
戛然长鸣乃下趋,
难进易退我不如。
苏轼·宋
夏畦流膏白雨翻,
北窗幽人卧羲轩。
风轮晓入春笋节,
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为予言:草木之长常在昧明间,
早作而伺之,
乃见其枝起数寸,
竹笋尤甚。
又夏秋之交,
稻方含秀,
黄昏月出,
露珠起于其根,
累累然忽自腾上,
若有推之者,
或入于茎心,
或垂于叶端,
稻乃秀实,
验之信然。
此二事与子由养生之说契,
故以此为寄。
)従来白发有公道,
始信丹经非妄言。
此身法报本无二,
他年妙绝兼形魂。
(《传灯录》有形神俱妙者,
乃不复有解化之事。
)
苏轼·宋
天公不解防痴龙,
玉函宝方出龙宫。
雷霆下索无处避,
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
玩世徜徉隐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
一锻何劳纬萧手。
黄门寡好心易足,
荆棘不生梨枣熟。
玄珠白璧两无求,
无胫金丹来入腹。
区区分别笑乐天,
那知空门不是仙。
苏轼·宋
病怯腥咸不买鱼,
尔来心腹一时虚。
使君不复怜乌攫,
属国方将掘鼠余。
老去独收人所弃,
悠哉时到物之初。
従今免被孙郎笑,
绛帕蒙头读道书。
苏轼·宋
海国困蒸溽,
新居利高寒。
以彼陟降劳,
易此寝处干。
但苦江路峻,
常惭汲腰酸。
矻矻烦四夫,
硗硗斫层峦。
弥旬得寻丈,
下有青石盘。
终日但迸火,
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
利汝椎与钻。
山石有时尽,
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
黄土复可抟。
晨瓶得雪乳,
暮瓮渟冰湍。
我生类如此,
何适不艰难。
一勺亦天赐,
曲肱有馀欢。
苏轼·宋
凤凰览德辉,
远引不待遣。
鷾鸸恋庭宇,
倏忽来千转。
那将坐井蛙,
而比谈天衍。
蠹鱼著文字,
槁死犹遭卷。
老牛疲耕作,
见月亦妄喘。
东坡方三问,
南禅已五反。
老人但目击,
侍者方足茧。
最后六虫篇,
深寄恨语浅。
苏轼·宋
赤髯碧眼老鲜卑,
回策如萦独善骑。
赭白紫骝俱绝世,
马中岳湛有妍姿。
苏轼·宋
秋风卷黄落,
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
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
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
已致鲁诸生。
苏轼·宋
与君皆丙子,
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
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
无身则无疾。
平生笑罗什,
神咒真浪出。
苏轼·宋
高门元世旧,
客路晚追游。
清绝闻诗语,
疏通岂法流。
传家有衣钵,
断狱尽春秋。
邂逅陪车马,
寻芳谢朓洲。
凄凉望乡国,
得句仲宣楼。
恨赋投湘水,
悲歌祀柳州。
何如五字律,
相与一樽留。
更约登尘外,
归时月满舟。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赠刘景文》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出自宋代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叫刘景文的朋友。此人本是北宋名将之后,父亲在他幼年时战死沙场,兄弟早丧,孤苦无依。
刘景文60岁去世。
擎雨盖指的是荷叶,出自《赠刘景文/冬景》。原诗:赠刘景文/冬景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还能自己吃饭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花落终有时”应是从“花落花开自有时”而来,它的意思是:花朵凋落和花朵绽放开自然会有一定的时候。
“花开花落终有时”下一句是“缘起缘灭无穷尽”。